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县“三新扶志”典型经验入选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优秀案例

    作者:佚名 时间:2019-10-24 14:54 来源:旬阳县 字号: 打印

      日前,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共同编写的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实例选编《扶贫扶志在基层》一书公开出版发行。旬阳县“三新扶志”经验——《开创造血脱贫新路径加快形成脱贫新风尚》作为新民风·移风易俗篇开篇案例入编。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旬阳县“三新扶志”具体做法、取得实效、启示思考,作为“科学、可用、可复制”扶贫扶志好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脱贫攻坚以来,旬阳县针对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缠访闹”“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以“三会两榜一奖惩”新教育转变思想立志气、“诚孝俭勤和”新民风敦化乡风民俗树正气、“党建+X+贫困户”新机制保障稳定脱贫增智力为主要内容的“三新扶志”新路径,综合施策,推进物质精神“双脱贫”,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脱贫志气不足、新农民教育难和村域治理亟待提升等诸多深层次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化“三会两榜一奖惩”新教育,转变思想立志气

      以“三会两榜”为抓手,增强贫困户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变“要我富”为“我要富”。
      三会:即培训会、点评会、评议会。培训会指面向群众全员开展“学知识、兴家业、当先进”群众教育活动,用现场会、小组会、院落会等方式,宣传政策、讲授技术。点评会指每季度定期组织贫困户汇报脱贫进度,点评成效,分类排名,鞭策后进人员奋起直追、不甘落后。评议会指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三个环节,由村民推举“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德高望重、乡村精英”等乡贤能人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对本村内出现的好、差典型和点评会中排出的先进、后进再选择典型代表进行说事论理、集中评议,用道德教化和舆论力量明辨是非、扬正治邪、催生动力。
      两榜:即对先进典型亮“红榜”,表彰奖励,对后进典型亮“黑榜”,批评帮教,把“等靠要”“争访闹”置于道德评判和公众监督之下,以评明真伪,以亮辨善恶。
      一奖惩:即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在技术培训、资金援助、就业指导等方面,更多地倾斜到“想脱贫”的贫困户,对“安于穷”“等靠要”的后进典型贫困户采取停帮机制,倒逼贫困群众比学赶超。
      2017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道德评议会2775场次,点评会900余场次,专题培训1100余场次,受教群众达6.2万人次;评议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3897人次、后进典型2332人(件)次,帮教转化1837人(件)次,1440户自愿放弃贫困户“帽子”。

      弘扬“诚孝俭勤和”新民风,敦化乡风民俗树正气

      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悌”道德层面,提炼总结“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规范,扬善抑恶、扶正祛邪,汇聚强大的脱贫攻坚正能量。
      破立并举,扬正气革陋习。运用“说论亮”道德评议手段推进移风易俗,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尽孝道虐待老人、打牌赌博低俗娱乐、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等不良风气刹下去,把群众的人情负担降下来。全员开展“续家谱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营造家家户户建设好家庭、弘扬好家风的浓厚氛围。
      疏堵并行,正民风刹歪风。全县305个村(社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修订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组织评选“十大金牌村规民约”,增进共识、形成认同。创新“支部建在网上、群众连在线上、感情融在心里”互动管理模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深入开展“促守法、调纷争、打邪恶”依法治理,健全县、镇、村三级“三力联调”组织,融合司法、行政、道德力量将矛盾纠纷合情合理合法在基层一线化解,同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一方净土。
      奖惩并用,树榜样带后进。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系列评选活动,发挥榜样标杆和正向激励作用。建立“诚信榜”发布制度,完善激励惩戒机制,塑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严管2.5万名公职人员和党员“正民风”;紧抓1.6万名工商能人“带民风”;教育5.5万名青年学生“助民风”;发动8万名家庭主妇“兴民风”;要求5万名受保对象“净民风”,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民风德治教育。
      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新民风助推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360余场次,受众达30余万人次,全县上下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构建“党建+X+贫困户”新机制,保障稳定脱贫增智力

      运用“党建+”系统思维,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合二为一,构建“党建+X+贫困户”新机制,坚持把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产业合作社等市场经济主体培育为产业脱贫的“X”载体。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优势与“X”经济载体的市场优势,坚持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精神扶贫和物质脱贫“双轨并行”思路,着力构建贫困群众“能致富”的长效机制。
      构建“支部+产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益贫机制。发动能人帮带培育富民产业,实现贫困群众长短产业全覆盖。依靠能人“传帮带”辐射效应,组建产业合作社“X”载体,让贫困群众采取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订单销售等方式与产业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使贫困群众在参与产业链活动中获得稳定收益与致富技能。
      构建“支部+劳务扶贫公司+贫困户”就业扶贫益贫机制。按照“全员登记、全员培训、全员派遣、全程服务”的原则,全面推行劳务公司建到村,就业扶贫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按照有营业执照、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规范运营“六有”标准建设和管理。健全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扶贫服务网络体系,夯实就业“X”载体,在扶贫公司的统一派遣下,优先安排贫困群众积极投身村内以工代赈工程项目建设、公益岗位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在务工过程中获得稳定收益和致富技能。全县共创建村级劳务公司260家,已与县内外520余家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征集用工岗位2.3万个,有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8300余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
      构建“支部引领·村社合一”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扶贫益贫机制。按照支部就是“X”的理念,构建“支部引领·村社合一”经营模式,按照“人员合、资产合、业态合、股份合”形式,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依托本村资源优势,选准稳效产业,以股份合作公司的形式组织全体贫困户入股,打造“支部+X+贫困户”升级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使贫困群众在新型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带领下获得稳定收益和致富技能。力争到2020年,消灭全县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空壳村”,实现长效富民强村目标。
      构建“支部+新社区工厂+贫困户”工厂型扶贫益贫机制。依托集中安置小区人口聚集优势,按照“总部建在园区、车间建在社区”的思路,主动招引、积极承接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兴办“新社区工厂”。制定出台支持“新社区工厂”发展优惠政策,为“新社区工厂”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打造工厂型“X”载体,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后续帮扶问题,使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就业,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向产业工人转化。全县已建成各类社区工厂31家,带动就业1123人,直接带动贫困群众454人就业,年均收入2万元。

      旬阳县“三新扶志”经验的启示与思考

      立足“物质决定意识”哲学观点,扶贫必须始终加大物质扶贫。离开物质,空谈扶志,显得苍白无力。特别一些贫困户长期物质匮乏、思想僵化,脱贫无策、甘于贫困,“祛病根”就必须通过物质扶贫使其有奔头尝甜头,迸发持续脱贫动力。
      立足“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辩证思维,扶贫必须首先解决精神贫困。贫穷不可怕,“甘于穷”“习惯穷”的思维最可怕。确保脱贫成效,必须打破贫困群众惯性思维,通过教育引导、帮带转化、激励约束,使贫困群众在头脑中坚定弱鸟“先飞”、至贫“先富”意识,迈出“关键的一步”。
      立足“外因内因辩证统一”内在联系,扶贫必须下力塑造优良民风。“争当穷”“习惯穷”是单一追求物质富足、忽视群众素质提升而出现的农村问题,已成为阻碍脱贫进程的“拦路虎”。旬阳县紧扣“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成风化人,催人奋进,让麻醉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海洛因”瓦解冰消。
      立足“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著名论断,扶贫必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教育普遍存在“少”“散”“套”“空”等问题,长此以往,缺技少智、文化荒漠、精神贫困。旬阳县运用“三会两榜一奖惩”,增强农民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形成了心齐劲足攻坚、众志成城圆梦的火热建设场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安政网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