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百万人口何以因绿受益——安康20年退耕还林绘就生态富民图

    作者:艾蓓 时间:2019-09-17 15:20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陕南,安康,北倚秦岭,南拥巴山,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从1999年到目前,我市完成各类退耕还林工程560.5万亩,筑牢了汉江上游的一道绿色屏障。
      退耕还林不仅是治理水土流失、加速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还是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最紧密的生态工程。通过退耕还林,安康不但“还”出一座座“青山”,还“还”出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市共有约182万人直接受益,人均累计获得工程补助3883元,绿色成为安康发展的鲜明“底色”。

      首批退耕户的好光景

      二十载坚守,岁月见证奇迹。“1999年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退耕还林’这个词,干部跑了几十趟动员我把8.1亩承包地退了耕,就只剩下1.5亩水田和菜园子。”周智山是岚皋县民主镇枫树村村民,每年春天种完水稻就出门打工,冬天回家看护林子,这是他20年来固定的模式。
      “以前,山上到处都种地,粮食还是不够吃。夏天暴雨走滚坡水,冬天满山光秃秃的,过年没柴烧就到‘大老扒’去偷着砍。”站在院坝边,看着山上苍翠的树林,57岁的周智山说起过去,满眼都是辛酸。
      时空流转,如今的林海不但扮靓了山野,更点亮了村民的希望之光。
      每天望着坡上的树林子,周智山心里就很踏实。这一望,便是20年。
      “他说的‘滚坡水’用现在的专业术语叫做泥石流,‘大老扒’就是国有林。”岚皋县退耕办主任刘思辉介绍,“周智山是最早一批退耕户,退耕还林发粮食、发钱、减免农业税,使周智山的家庭很快改善了生活面貌,这片林子就是老周家的绿色银行。”
      绝地求生,何以突围?安康是最早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地区之一,3年试点期间,安康在25度以上陡坡地退耕造林64.56万亩,绿化荒山16.72万亩。昔日广种薄收的“挂牌地”“天窗地”优先退耕还林,秦巴山的“伤疤”逐渐痊愈。
      成为退耕户,吃上“生态饭”,例子非常多。像周智山一样的退耕户,岚皋县有4.7万户,整个安康市有70多万户。一夜春风,三载先行,安康农民开始用双手,为世世代代守望的土地披上绿色衣裳。
      在市脱贫攻坚战役中,退耕还林工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仅新一轮退耕还林,全市4.2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4.8万贫困人口从退耕还林项目中获得政策性收益,户均增收5100元。

      尝到了生态饭的甜头

      绿了,美了,富了。
      在安康开车,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走高速、省道还是县乡道路,眼里只有葱茏的绿色,让人有了梦回江南的遐想。长期经营林木种苗生意的浙江客商叶圣米,见证了安康的绿色变迁。他说:“安康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最适宜生活居住。”
      手握的绿色牌,意义几何?外地客商最有感触。
      叶圣米可曾想到,在退耕还林以前,安康的山是荒山,岭是秃岭,农民年年砍荒烧山,只为了收获一撮粮食。地无半尺平,出门就爬坡。沟沟坎坎支离破碎,用石块垒砌兜住泥土就是一小片田地。碎片化的土地资源状况,越种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期困扰着安康农民。
      有了试点经验,尝到了生态饭的甜头,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留足人均1亩基本口粮田的基础上,安康提出474万亩退耕还林规划,覆盖全市10县区198个乡镇、2077个行政村。依托工程建设,结合避灾移民搬迁,在城镇周边、交通沿线、江河两岸、村居周围开启一场大规模的造绿行动。
      市县区党政一把手挂帅,推行“领导包抓、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和“书记县长攻山头、林业局长啃骨头”的做法,举全市之力,全民投入退耕还林。2002年至2007年5年时间,全市一举退耕149.52万亩。
      给叶圣米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汉江绿化和大瀛湖绿化治理,这两项工程的苗木供应都有他的份。长期以来,汉江两岸和瀛湖库区周边人居稠密,植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多年建设,汉江沿线已成为果丰林茂的生态经济带,瀛湖库区春花秋果,林映浪涌,绿意盎然。
      “20年退耕还林,改变的不止山水。”平利县委常委、副县长、市退耕还林工作站站长尚磊感慨,“万千百姓正迈出大山,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探索全新维度的生活。”

      为脱贫摘帽注入“绿色动能”

      这绿,绿得香甜。
      七百里汉江自西横穿,逶迤向东,将安康南北二山分隔得清清楚楚,秦岭苍翠雄竣,巴山青葱秀丽。从航拍的画面上会看到,绿水与青山共一色调,安康生态经济脉络非常清晰。
      “那地里是什么?”
      “是山楂树!”
      国家林草局退耕办副主任敖安强感到惊奇,首次来安康调研就看到大片山楂林。
      “新一轮退耕还林我们全部发展产业,优先栽种核桃和茶叶。除此之外,还发展油茶、牡丹、鲜杂果、拐枣、山楂、杨梅等特色产业。”调研过程中,敖安强从市林业局一位负责人那里得到了答案。
      同样感到惊奇的还有国家林草局退耕办副主任吴礼军,他比敖安强早来安康一个月调研,令他惊奇的不是拐枣特殊的模样和特别的功效,而是安康把拐枣做成了特色产业。
      从安康城区出发,汉江向西或向东就是上下游两个走向,沿线除了珍珠般散落的城镇村庄外,扑面而来的是经济林果园,有的依山就势成带成行,有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简直就是一道风景线。这是安康69.9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典型样本,也是升级版的“安康模式”。
      绿水青山,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改变了村民“面朝荒山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以生态巨变促使经济发展、村民致富。
      在安康,一年四季都在收获,352个林业园区每个月都会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丰收季。10月,山楂熟透了,汉滨区石梯镇的大石村,“东茂现代林业园区”牌子格外引人注目,580亩红彤彤的山楂果正在被工人们采摘装运,该园区业主王道东说,每年山东客商都会在他这里订单收购70吨山楂。不仅是大石村,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激励下,整个石梯镇土地流转面积超过6300亩,全部建成经济林。社会资本也积极投向生态建设、林产业发展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优质的林业种植养殖投资企业,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要山坡的“被子”,还是农民的“票子”?这一争论在退耕20年间曾反复出现。如今,我市培育的核桃、茶叶等主导产业已成规模,还开展林地综合利用,发展林下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和林下魔芋、林下山野菜等林下经济产业。截至2018年,全市核桃、茶叶、木本油料、特色林果、林下经济、生物医药等为特色的经济林面积达862万亩,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9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也由1999年的1196元,提高到2018年的9504元。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更加深远的改变还在发生。“被子”与“票子”,并非“零和游戏”。老百姓正在二者共赢间,拥抱大自然的馈赠与善意。

      增绿就是增收,造林就是造富

      退耕还林,并非朝夕之功。就像年轮要一圈圈叠加,漫山遍野的林木,也浸透着岁月的印痕。
      迎难而上、向天而歌,终获大自然报偿。如今登高俯瞰,安康森林覆盖率突破65%,较退耕前的41.2%净增23.8个百分点,每年控制水土流失0.54万平方公里以上,汉江水质常年在Ⅱ类标准。根据2014年国家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报告,安康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服务价值152.41亿元。
      产业,园区,是安康林业的关键词。新一轮退耕还林以来,安康推行“部门包抓、业主包建、合作社包联、园区带动”的“三包一带”成建制组团式联户退耕机制,在11.18亿元的国家政策性投入拉动下,69.9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像是催化剂,催生一批林业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始终在加深理解和自觉实践。以退耕还林为载体,加大政策配套和奖补扶持,通过招商引企、资本下乡、能人返乡,培育经营业主,大力实施“千村千处”“千村千园”产业扶贫工程,将5.82万贫困户和352个林业园区镶嵌在这个生态、产业、扶贫紧密联结的链条上,通过生产经营、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和产业分红四个途径,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618元,占收入来源的48.6%。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进,我市种植业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每亩耕地的产量、产值大幅提高,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增长迅速,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渠道拓宽。走出山区的村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更加迫切地希望改变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
      山绿、水清、人富,这抹绿色背后,是安康70万退耕户用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赚来的生态福利。增绿就是增收,造林就是造富,退耕还林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脱贫致富。
      “退耕还林不仅是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增速提质,其实质是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晓虎这样总结安康的退耕还林经验,“它催生了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解放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有力推动全市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从卖木材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我市通过退耕还林,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一系列生态“红利”正在释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得到巨大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安康人明白,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方能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