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答好四道题,下活一盘棋

    ——紫阳县教育脱贫“4+4”工作法综述

    作者:田先波 时间:2019-08-26 09:42 来源:紫阳县 字号: 打印

      紫阳是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为了找到破解教育脱贫密码的“金钥匙”,紫阳县精心谋划、积极探索,聚力答好“四道加法题”,通过改善基础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紧扣行业扶贫和驻村帮扶两条线,从整合力量、建立机制、落实资金和强化监管等方面精准发力,做细做实控辍保学、学生资助和包村联户等关键环节,下活了教育脱贫一盘棋。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通过教育资助渡过难关,成就人生梦想,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有效的帮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固+培”夯实基础,强筋壮骨提底气

      “以前学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星期五下午回到县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擦皮鞋。现在操场铺了塑胶跑道,刷了地板漆,活动场地也都硬化了,就算打着光脚板在校园跑一圈,脚上都粘不了多少灰。”家住紫阳县城的张志刚老师说起毛坝镇中心学校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感慨良多。他的话里虽然透着几分戏谑,却非常形象地描述出了紫阳县中小学校园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紫阳县牢固树立“固本培元”的思想,紧扣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抢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的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努力为教育发展夯基培土、壮筋强骨,为教育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五年,紫阳县用于学校建设和仪器设备装配的资金超过8亿元。仅2017年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期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就超过了2.86亿元,是全县一般性财政收入的2倍多。2017至2019年,全县实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近110个,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实现了“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好的环境在校园”的目标。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何围绕教育的树人目标和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坚强保障,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紫阳县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种子工程”强力推进。三年来,全县补充新任教师超过五百人,四百余名教师参加了交流轮岗,全县教师总量缺编、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国培计划”“名师大篷车”等项目,集中培训教师超过4000人次,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大力实施“专业素质提升年”行动,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测试等八大行动狠抓“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近三年全县推荐评选出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500人,成立名师工作坊4个,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8年,紫阳县政府修订完善了《紫阳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试行)》,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手段更加多元。今年,紫阳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比2018年增加527人,达线率比去年增长18%,其中一本达线人数比2018年净增105人,实现了本科达线十三连增的目标。逐年改善的办学条件,高素质发展的教师队伍,激活了教育发展“一池春水”,全县教育工作充满希望,未来可期。


    “扶+育”落实政策,为你点亮一盏灯

      “手电筒将黑夜击穿了一个洞,照亮了孩子的人生路。”隆冬入夜时分,紫阳县东木镇中心学校的教师微信群里,一张特别的照片和一句诗意的点评引得老师们纷纷点赞。当天晚上,郭坤娥结束了对三名学生的家访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按照当天的计划,她还有一名学生没有走访。同行的老师都劝她下次再来,但她坚持要“全额”完成任务。于是,“四人小组”取出学生资料,打开手电筒,就地核对学生信息。

      这是紫阳县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的一个缩影。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紫阳县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七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在教育脱贫中的“排头兵”作用,从政策落实上精准发力,帮助广大“寒门学子”渡过难关,铺平上学路。同时,通过“志智双扶”, 激发贫困学生立志成才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实现了从“靠人帮扶”到“直立行走”的转变。

      紫阳县完善工作机制,将包抓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做到机制健全、责任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加强政策宣传,“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包村联户干部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宣传攻势,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全面提升知晓率和满意度。规范过程管理,狠抓资助对象识别、资助资金发放和个人档案建立三个“精准”,实施精细化的过程管理,确保帮到难处、扶到实处,做到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在实施物质资助的同时,注重对他们进行精神资助、心理辅导和素质培养,积极培育他们自立自强的“造血”功能。

      通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得到了有序有效实施,不仅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也加强了资助体系建设,拓展了资助渠道,发挥了学生资助工作助推教育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


    “内+外”凝聚合力,汇聚希望之光

      “老师们每个周都按时来,月儿时刻都惦记着的。每次老师来的时候,月儿就特别高兴。要不是老师上门来教,我们娃儿怕就只有当文盲了。”看到13岁的孙女秋月一天一个变化,家住麻柳镇街道的覃承菊感激不已。
      2016年以来,麻柳镇中心学校党支部成立党员小分队,启动了“秋月爱心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每周轮流上门送教,让她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写字、唱歌画画。2018年,紫阳县一共有130名视力、听力、智力有障碍的学龄儿童。享受送教上门服务的就有49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69%,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
      这样的送教小分队只是全县教育脱贫攻坚队伍的一个代表。为了把教育脱贫攻坚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落细落实,紫阳县形成了“县局牵头、各校负责”的教育脱贫工作机制,建立了县镇校班全员覆盖,党员带头、内外联动的教育脱贫工作队伍,为强力推进教育脱贫提供了人力支撑。
      一方面,坚持“刀刃向内”,打造过硬的攻坚队伍。严格落实各项考评制度,对全县各校教育脱贫工作实行过程化、精细化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和评优选模密切挂钩。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联镇包校工作,逐级压实了县局领导、股室负责人、一般干部的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另一方面,坚持借力协作,凝聚强大的帮扶合力。紫阳县主动对接,积极整合高校帮扶、苏陕协作和社会助学等多方力量,广泛开展贫困学生关爱和资助活动。自2018年与紫阳县结对帮扶以来,西安美术学院和江苏常州新北区通过结对共建、开展讲座、选派支教教师、选派教师挂职学习等方式,给予紫阳极大的帮扶。双方开展师资培训600余人次,互派骨干教师100余人次,举办专题讲座20场,落实教育项目3个,帮扶贫困学生500余人,捐赠图书、仪器等各类物资价值30余万元。同时,中国扶贫基金会、西安赛格集团、香港智行基金会、茉莉爱心公益联盟、丽姐助学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2018年资助贫困学生就超过1000万元。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爱心,点亮了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希望之光。


    “点+面”淬炼担当,翻山越岭来看你

      今年暑假期间,紫阳县近两千名教职工进村入户开展教育脱贫大走访,焕古镇的一位老师给一对老年夫妇拍下的合照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点赞。丈夫冯大志和妻子住在紫阳县红椿镇七里沟村,这张照片是他们多年来的第一张合影。当老师把洗好的照片送到他们手里时,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像这样的小事实事,扶贫路上还有很多。从课堂走向田间,一个月,遍访176个村、8.5万农户,紫阳的全体教职工用双脚丈量着到贫困户家里的距离,把汗水洒在沟壑纵横的山岭之间,风雨兼程,只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贫困群众的身边。

      在做好行业扶贫工作的同时,紫阳县教体科技局还抽调了7名优秀干部到所包联的四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全县教体科技系统紧盯“建机制、广宣传、践承诺、聚合力、强帮扶”五个环节持续发力,实现了驻村扶贫安排部署、帮扶措施、扶智扶志、督查考核“四个到位”。

      “教育脱贫既是解决当前,更是着眼未来。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大家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教育发展的‘优先’,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没有教育的 ‘卓越’,就没有紫阳发展的‘超越’。”紫阳县委书记赵立根深情地说。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紫阳教育脱贫工作高歌猛进、成效喜人:全县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1亿元,近三年累计资助9万人次,发放资金7000万元,近2000名贫困学生顺利考入高等院校。全县176个村教育脱贫工作快速跟进,初步实现了控辍保学零失学、学生资助零失误、特殊帮扶零遗漏、学籍完善零隐患、档案建设零差错、政策宣传零纰漏、贫困群众零差评的工作要求。2017年以来,紫阳县学生资助工作受到省教育厅表彰,教育脱贫工作被市教育局认定为优秀等次,县教体科技局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行业脱贫优秀部门”“包村工作优秀部门”,包联的红椿镇共和村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组织”,在历次的国家督查和省市交叉检查中,紫阳教育脱贫工作实现了“零问题”“零扣分”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