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邱茂慈的蚕桑情

    作者:陈力 时间:2019-08-20 10:20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一大早,平利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的高级农艺师邱茂慈就自己开车来到城关镇马咀村铜盆沟陈扬林的桑园里,因为前一天晚上陈扬林打电话告诉他,近来有的桑叶出现虫噬豁口和冒出斑点的现象。邱茂慈到了桑园,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告诉陈扬林此种病虫害的防治办法,陈扬林紧蹙的眉头才舒展开来。“你还可以在桑园里套种些魔芋、药材和榨菜等作物,这样经济效益更高,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帮你联系籽种苗木。”离开的时候,邱茂慈还不忘对陈扬林嘱咐。
      这样的技术指导到田间,对于邱茂慈来说是“家常便饭”,只要蚕农有需求,他随叫随到。邱茂慈自1989年从原安康农校蚕桑专业毕业后,便一直扎根平利,推动蚕桑事业,服务广大蚕农,转眼就是整整30年。蚕桑本来是传统的当家产业,但由于传统的喂养方式费时费工,尤其是夏蚕产茧量极低,老蚕品种抗病能力差,许多蚕农调侃道:“桑叶吃完了,蚕子死光了,人也累垮了。”信心一度丧失,产业进退维谷。
      为了打破这样的窘境,邱茂慈和其他蚕桑技术人员一道努力,从改良品种和改进喂养入手,破除产业瓶颈,让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在改良品种方面,主持国家蚕品种审定平利县农村鉴定点项目,为全国新育成的15对蚕品种提供了试验鉴定数据报告。其中鉴定的高抗病性蚕品种华康2号在平利已作为夏季和早秋主推品种,辐射带动安康市其他主产县大面积推广;鉴定的高抗性春季和中晚秋用蚕品种华康3号已在全县推广。通过推广运用新品种,春蚕和秋蚕每张产茧量提高10至20斤左右,夏蚕每张产量由三四十斤左右提高到七八十斤左右。在改进喂养方面,实行小蚕共育,保证了小蚕大小整齐和体质强健, 推广省力化蚕台养蚕、条桑喂养、自动上蔟等喂养技术,大大提高了养蚕功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增加了每年的喂养批次。
      洛河镇线河村的邹成学、李兴英夫妇一直以养蚕为主业,以前每批只能喂养3张,每年喂养4批。现在使用新型喂养技术,每批喂养10张,每年喂养6批,一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桑为蚕本,育蚕必先植桑。”邱茂慈经多方考察,联系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优质高产桑树品种“农桑14”,普通桑树1米的条长产桑叶100克左右,而“农桑14”可产200到300克。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农桑14”耐剪伐性强,适宜条桑喂养。邱茂慈还同广西等地联系,引进了桑树草本化栽培技术和桑品种,进一步实现了产量高、质量优、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
      看着缀满枝头翠欲滴的桑叶,邱茂慈心想,除了喂养蚕,这么好的桑叶难道就没有其它用处么?他想起了《本草纲目》中对桑叶的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煎汁代茗,能止消渴,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于是,由他牵头主持,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支持下,自2012年起历时4年,对加工工艺、活性成分、产品开发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成功研发出富硒桑叶茶,支持本县青年创业者操世洲在西河镇创办陕西福臻茶业有限公司,实现富硒桑叶茶规模化生产。同时,他还支持鼓励操世洲发展果桑产业,桑叶用来制作桑叶茶, 桑葚可鲜食,也可加工制作果干和果汁。洛河镇的宏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在他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
      近段时间,邱茂慈又将目光瞄向了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真菌——桑黄。桑黄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高的名贵中药材,有着“森林黄金”的美誉。他正积极探索引进桑黄人工培育技术,只为帮助更多的农民兄弟实现“枝上生金”。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近年来,邱茂慈在《中国蚕业》《丝绸》《广西蚕业》《北方蚕业》和省级以上学术交流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5篇,参与《陕西省蚕桑质量技术标准》《安康市蚕业志》《陕南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著作的编写,主持了2011至2016年国家蚕桑技术体系安康试验站平利示范县项目,2010年和2016年被陕西省园艺蚕桑站评为全省园艺蚕桑系统先进个人,2017年授予安康市首届优秀基层蚕桑工作者。在科技化兴桑养蚕、为民铺就致富路的征程中,邱茂慈始终把自己的光和热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用真心真情真意浇灌百姓心田,催开心中的幸福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