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铸造工业“航母”

    ——平利县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纪实

    作者:向晓东 梁艳 胡才东 时间:2005-07-06 11:33 来源:平利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仲夏时节,平利县各个工矿企业机器轰鸣、车水马龙,呈现出产销两旺的火热景象。据统计,今年元至6月份,该县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1118万元,同比增长64.2%,完成销售产值10748万元,同比增长71.4%,产品销售率达97%,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财源。
    “破旧立新”添活力
    1989年组建的平利县缫丝厂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于1995年开始连年亏损,到2002年终于资不抵债,宣告破产。该县吸纳民间资金500万元对该厂进行资产重组和产权置换,组建了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很快扭亏为盈,目前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这是该县实施“破旧立新”战略,对企业成功实行改制的一个缩影。
    前些年,由于体制落后、产权主体缺位、经营机制不灵活,平利县有80%的国有企业资不抵债,企业负债率呈逐年递增之势。为激活企业自身活力,平利县委、县政府做出了“破旧立新”的决策。他们以民营化为取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企业改革改制力度。 他们对生产经营相对稳定的企业采取整体或部分出售的改制形式,组建“国有股有序退出,经营者持大股,内部职工自愿入股,社会法人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部分优质资产由社会法人兼并重建;对局部优势尚存、拥有一定资产规模和产品市场,但存在资金困难无力启动经营的企业,以优惠的条件,公开对外租赁,盘活企业资产。
    灵活机动的改制形式,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平利县水泥厂、古仙湖电站、电机厂等40家国有企业全部完成改制,盘活闲置资产1亿多元,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改制后90%以上的企业扭亏为赢,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筑巢引凤”借外力
    平利县通过政策招商、项目利商、服务留商,营造出“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投资环境。大批外来客商形成共识:“平利投资环境好,办事效率高,是我们投资者的乐园!”
    为给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平利县在办理证照、场地租用、费用减免、配套资金、户口迁移、子女就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对外资企业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坚持落实首问负责制、立即就办制,项目不分大小均成立县级领导牵头的落实小组,责任到人,一包到底,力求小事不出日,大事不出周。为杜绝推诿扯皮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县投资环境整治办公室组织人员不定期深入到部门、乡镇、执法单位、窗口行业进行明查暗访,当面检查评议,当场量化打分,发现问题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他们推行专利权、法人股权、合同订单等形式的抵(质)押贷款,扩大票据业务和对诚信企业的授信服务,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土地、厂房及权属转让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设立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2004年,县信用联社摒弃“零风险论和非抵不贷”的传统信贷原则,为非公经济投入信贷扶持资金2.24亿元,其中授信贷款1.358亿元,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
    平利县齐心协力优化投资环境 ,营造出“亲商”、“重商”、“尊商”的社会氛围。县公安局通过设立企业周边环境政治联络员、完善企业内部联防自治组织和实行定人包挂责任制等形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安联防网络,为50多家大型企业撑起了安全“保护伞”。老县镇积极为投资者创造公平进入、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先后吸引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省内外20多名客商到境内投资办厂,一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相继落户,水泥厂、利迪矿粉厂、光大硅业公司、光明建筑公司、汽车运输协会等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纵横交错,构成了现代化工业园区,使工业产值突破了亿元大关。
    平利县良好的投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磁场效应”。自2002年以来,通过利用西洽会、茶博会、龙舟节等商贸活动进行招商引资,共吸引韩国、上海、西安等地的200余名客商在境内投资兴业,引进资金16亿元,建成了“水泥建材、绿色饮品、医药化工、矿产开发、水电开发”五大工业生产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9.15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技改工程”强内力
    平利县以技改为导向、以提升产业层次为目标,坚持打特色牌、走名牌路,让品牌成为拓展市场的“敲门砖”,企业产品形成了“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新格局。
       为给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平利县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多渠道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培育壮大优势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开发新产品推动工业持续快跑。原县水泥厂设备老化,负债经营,企业濒临倒闭,2002年康华建材有限公司租赁后,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对水泥生产线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使生产工艺条件达到了国内机立窖企业的先进水平,年产量达30万吨,实现产值达6000万元,利税300万元,被陕西省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注册资金1400万元的平利利红重晶石有限公司,引进现代开采技术,使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重晶石粉质量被评定为国家特级产品。同时,投资建成一条出口工艺板石生产线,产品以科技含量高、工艺价值高走俏国际市场,在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市场占有份额逐年上升。目前,该公司年销重晶石15万吨,销重晶石粉5万吨,出口板石15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跻身于我市重点大型集团企业行列。此外,天宝制药有限公司、金海化工有限公司和皂素厂等一批制药企业,顺利完成了GMP认证;为建设“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建立了技术研究、科技推广和标准化监测三大体系,顺利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验收和有机绞股蓝认证,年销售绞股蓝600吨,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成为全市专利产业化唯一试点基地。
    近年来,平利县共投资近1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使平利工业园区形成气候,城关镇的绿色饮品和绿色医药工业园区,县内四大流域的水电工业园区,老县镇的水泥建材工业园区,洛河镇的矿产加工工业园区等四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