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中国西部秦巴山区正实现以“绿”生“金”

    作者:薛天 时间:2020-12-01 08:21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打印

      在中国版图的西部,秦巴山脉绵延千里,其所在的秦岭—淮河一线,将中国地理版图划分为南北地区。山脉所处区域被称为秦巴山区,这里遍布崇山峻岭、河流湖泊,生态物种丰富,大部分地方依然保持着原始森林的样貌。但同时,秦巴山区也曾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选准产业发展的方向。”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陕西省安康市曾长期贫困,市长赵俊民说,“但现在的秦巴山区不再‘守着金山要饭吃’,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已经成为秦巴山区发展最有力的支撑,秦巴山区正在实现以‘绿’生‘金’。”
      硒被科学家称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安康市地处中国优质富硒区,当地山货、蔬菜、粮食、饮用水都天然富硒。“过去有很多富硒产品藏在深山无人知,现在通过专业人士指导、认证、包装、宣传,富硒产业正在为秦巴山区快速积累财富。”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李珺说。
      “我们的富硒茶叶,一斤400元都供不应求。”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延会高兴地说。2014年,蒋家坪村党支部引进西安企业注资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对村里的荒茶山改造升级,并建成1000平方米的茶叶洁净化加工厂和两条标准化生产线。
      如今,凤凰茶业已成为带动蒋家坪村百姓增收的产业龙头,拥有高效茶园基地14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茶2000亩,每年生产销售茶叶10余吨、产值800多万元。
      在同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在外打工20年的矿工陈庆海,也终于在家门口找了致富的生计。
      金米村这个名字寓意很好,但石头山种不出好粮食。为了生计,金米村的年轻人只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可现在,通过发展温室木耳产业,金米村引进的龙头企业可年产2000万袋菌包。陈庆海也回村种植木耳,头一年就挣到了3.5万元。
      “只要发展的路子找对了,保护好环境,沉睡的青山也能变成金山。”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守国说。
      为了保护好秦巴山区生态,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各地,都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地处秦巴山区的陕南安康、商洛、汉中3市关停、合并、转迁了370多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累计治理小流域470条,治理水土流失1.3万平方公里,新修整修基本农田31.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405万亩,退耕还林超过1000万亩。
      安康市汉滨区汉江上游的瀛湖水质清澈、鱼肉鲜美,受到许多外地游客青睐。近些年,持续增长的旅游消费也带动了瀛湖网箱养鱼的快速发展。但同时,饲料、粪便、鱼药等对瀛湖以及汉江的水质构成了威胁。
      为了恢复生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市汉滨区2018年拆除了汉江瀛湖上的3.1万口养鱼网箱。曾经的江边渔民,领取政府的赔偿金后,经由各乡镇技术培训,又开始发展茶叶、枇杷等产业,不少人又挣到了钱。
      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告诉记者:“为了发展,陕南不少区县曾走过开山伐木、砸石开矿的弯路。但现在大家已经形成共识,青山绿水才是最大的卖点,是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的金钥匙。”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石泉县已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全县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15亿元。旅游业的发展,让昔日农民变身景区股东或者工人,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新路径。
      除此之外,商洛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蓬勃发展,汉中市的药材加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安康市正在打造全球毛绒玩具产业中心……越来越多与生态保护相融合、可共生的新兴产业纷纷在此落户,秦巴山区“以‘绿’生‘金’”正从“1.0版本”向“2.0版本”迅速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