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安康市培育做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实施意见工作任务落实情况通报 公开目录: 督查通报
    索引号 719776475/2020-032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年07月02日
    文号 督办通报第三十期 公开日期: 2020-07-02 18:53
    有效性 有效

    安康市培育做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实施意见工作任务落实情况通报

      按照《市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办法》相关规定,现将《安康市培育做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安政发〔2018〕28号)确定工作任务落实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安康市培育做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共确定主要工作任务29项,其中:已落实12项,占41.3%;正在落实17项,占58.7%。
      二、具体情况
      (一)已落实事项(12项)
      1.实施富硒茶产业创新五年行动计划,推进茶旅融合,打造茶叶大健康全产业链,以汉滨、紫阳、岚皋、平利、白河基地县(区)为重点的茶叶面积达到100万亩,建成现代茶叶示范园100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聚力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创建、科研创新、市场营销等重点环节,大力推进富硒茶产业加快发展。截止2019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100.8万亩,年产茶能力达4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已建成9个省级、126个市级、96个县级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平利、紫阳两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依托上规模的市场主体或企业集团,培育以阳晨集团为主导的生猪产业联盟,以安康富硒茶叶集团为主导的富硒茶叶产业联盟,以荣氏集团为主导的核桃产业联盟,以莲花餐饮为主导的生态渔业产业联盟,推动五大产业联盟建立,实现五大产业市有航母、县有龙头、村镇有企业的联盟体系。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按照“一个大产业、一个大龙头、一套产业联盟体系”要求,制定下发了《组建五大农业特色产业联合社和产业联盟实施办法》,相继组建成立了生猪、魔芋、茶叶、渔业、核桃5个市级产业联盟、30个县级产业联盟,基本形成了市有航母、县有龙头、村镇有企业的联盟体系。
      3.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探索“直接变间接、分散变集中、资金变基金、无偿变有偿”路径,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鼓励产业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五大特色产业,重点支持产业基地联盟、龙头企业、地域品牌打造、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市财政局受市政府委托履行出资人职责,发起设立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按市场化方式独立运作。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市金融办
      落实情况:下发了《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金融支持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安康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相关政策措施,为五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稳定金融支持。截止2019年底,全市各级金融机构为五大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11亿元,占涉农贷款余额的24.72%;市财政累计融资筹措15.15亿元对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共为71家企业涉农担保4.8594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
      4.制定实施生态富硒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规划和五大产业品牌创建五年行动计划,完善品牌培育机制。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支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品牌龙头基础营销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企业争创陕西省名牌产品和安康市名优特色产品,打造“中国硒谷.生态安康”区域品牌。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制定下发了《安康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安政办发〔2018〕89号),积极推进安康特色(富硒)农业品牌培育工作。“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扎实开展,已累计创建省名牌产品18个(生猪饲料2个、茶叶10个、魔芋6个),市特色品牌产品25个(生猪饲料1个、茶叶15个、魔芋9个);紫阳县成功创建为全国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岚皋魔芋创建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
      5.全面整合安康茶叶品牌,建立“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企业商标(母子商标)”品牌管理体系,2020年将安康富硒茶打造成闻名全国的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
      落实情况:制定下发了《安康富硒茶品牌管理暂行办法》《安康富硒茶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办法》,“安康富硒茶”已于2018年6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授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进入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第20位,目前全市已有117家茶企申请使用“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95家。“驰名商标”是一种法律保护制度,认定的前提条件是商标所有人有法律诉求,或对某商标有异议,需要跨类别保护方可启动,目前尚不具备申报条件。
      6.申请注册安康核桃集体商标,开展安康核桃原产地、产品质量、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开发核桃粉、核桃油、核桃饮料等系列产品,力争用五年时间将安康核桃创建成中国驰名商标。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
      落实情况:“安康核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正式受理,有望2020年内核准注册。成功创建了宁陕烨林公司“秦智”牌核桃油、安康市瀛天公司“瀛天”牌核桃油等核桃产品和企业品牌,研制开发出了核桃原果、坚果、核桃仁、核桃饮料、核桃油、风味调制品、休闲食品等7大品类19个产品。“驰名商标”目前尚不具备申报条件。
      7.申请注册安康鱼集体商标,大力实施安康生态鱼品牌创建工程,支持渔业协会申报“瀛湖花鲢”“安康大鲵”“安康钱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保护,实现陕西省名牌产品零突破。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
      落实情况:“安康汉水鱼”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已于2020年4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并成功注册。陕西省名牌产品申报工作已于2019年取缔。
      8.实施产业创新工程,集中组织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生态绿色种养技术,推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中介服务为纽带、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富硒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落实情况:围绕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筛选确定了19个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子课题,累计投入资金330万元开展科研攻关,共取得专利37项,发表研究论文22篇,发布地方标准、技术规程17部,选育新品种3个,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5个,新建各类研发平台5个,4项成果荣获省、市科学技术奖;成功创建了紫阳、汉阴、岚皋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汉阴县正在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9.鼓励龙头企业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富硒产品重点实验室,落户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层次研发平台。充分发挥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作用,带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富硒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落实情况:建成了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0个国家级、22个省级、40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争取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安康。联合西农、陕师大等高校院所组建了1个安康核桃工程技术中心、1个专家工作站、1个专家服务团,有力推动了五大产业全产业链科研创新。
      10.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模式,支持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营销联盟组织,推广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电商综合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参加国内外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支持企业借助丝博会、西洽会、农高会等平台,加快安康生态富硒产品进军全国市场。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市富硒办、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强力推进“十县百镇百园电商平台”和“千村千处电商扶贫”工程,已建成镇办园区电商服务平台105个,农村供销电商扶贫服务点1248个,大力开展富硒农产品网络销售工作。组织开展了安康富硒农产品“三年百市百店千点”送健康招商推介、“五进”送健康等系列活动和各类展销推介活动,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有效提升了安康富硒农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11.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短板,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持续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局、市商务局、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累计策划、包装富硒产业招商引资项目61个,引进、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5个。在全市992个贫困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贫困群众发展“5+X”主导特色产业,共实施特色产业项目2529个,覆盖贫困人口17.76万户、44.39万人。
      12.把带动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受益数量作为项目支持帮扶的重要条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创新项目帮扶方式,完善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贫困户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局、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大力实施千村千处、千村千园生态产业扶贫工程,实现了全市992个贫困村农业产业园区全覆盖,建成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524个,市级先进扶贫示范点80个,惠及贫困户6.8万户、22.5万人。围绕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主导产业以及蜂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采取“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生产基地”发展模式,积极吸纳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产业联盟和联合体,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截止2019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77家(国家级2家、省级64家、市级211家),累计组建5个市级、30个县级产业联盟,培育69个市级、24个县级产业联合社,8个省级、33个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8家国家级、92家省级、299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社,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26家,职业农民达10577人。
      (二)正在落实事项(17项)
      1.鼓励推广阳晨生猪产业联盟模式,加快实施阳晨300万头生猪产业扶贫示范园三年规划。建成“猪沼园”产业联盟示范园150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印发了《安康市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安农工办发〔2019〕16号)、《关于切实做好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建设包抓的通知》(安农发〔2020〕42号)等文件,大力推进阳晨生猪产业联盟模式,助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培育10个航母型、50个市级、100个县级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培育11个市级、21个县级示范园,计划今年培育完成12个市级、23个县级示范园。
      2.实施魔芋产业发展规划,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优质种源基地,建设汉滨、汉阴、紫阳、岚皋、旬阳五个基地县(区),2020年魔芋种植面积5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50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围绕打造“全国魔芋产业第一市”目标,全力推进以种源基地建设和品牌打造为重点的魔芋产业建设工作。截止2019年底,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49.5万亩,累计建成魔芋“一镇一业”重点镇26个、“一村一品”重点村102个、魔芋产业园区110 个(其中省级2 个、市级42个),创建魔芋种芋示范园72个,培育龙头企业40家,组建魔芋产业合作社 144 个,发展家庭农场 581 个,认定省级魔芋产业联合体2个、市级6个。2020年,印发了《2020年安康魔芋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魔芋产业建设任务包抓工作的通知》,计划新增魔芋种植面积5万亩,建成20个市级、40个县级种芋繁育示范园。
      3.支持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冷水鱼和滤食性渔业,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打造“安康生态富硒鱼”品牌。2020年水产品产量4.5万吨,建成 50个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净水渔业等生态健康示范养殖模式,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建成50个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000亩,成功创建2个省级、40个市级渔业园区、22个市级水产良种繁育示范园、7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旬阳县双河绿富地生态农业公司创建为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2020年,计划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4万吨。
      4.支持汉滨、宁陕、岚皋、平利、旬阳五县(区)核桃基地规模化栽植、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扩大基地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加快基地建设型向加工销售型转变。2020年核桃种植面积200万亩,核桃示范园区150个。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落实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核桃产业示范园区143个(创建命名市级园区47个),核桃种植生产企业37家(加工企业4家),核桃万亩重点镇达到55个,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98.93万亩(包括今春新建面积2.87万亩),预计今年底将突破200万亩。
      5.支持阳晨集团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富硒猪肉品牌建设为重点,建设航母型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10 个、市级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50个,县级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100个,林下生态循环养殖产业联盟示范园50个,构建覆盖生猪产业重点县、重点镇、重点村的生猪产业化联合体。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投资生猪产业链,补齐产业加工短板。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培育11个市级、21个阳晨生猪产业联盟县级示范园,2020年计划培育完成12个市级、23个县级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
      6.依托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或茶叶集团,2018年组建安康富硒茶叶产业联盟,形成“1个产业联盟+1套制度体系+1个龙头企业+30个骨干企业+100个现代茶叶园区”产业联盟体系。支持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个,茶叶家庭农场1000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安康茶叶产业联盟已于2019年12月10日组建成立。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126个,茶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5个,茶叶家庭农场、合作社1200余家。
      7.支持市供销社(市土产日杂公司)牵头,悠源食品、龙飞魔芋、明富魔芋、柏盛魔芋、岚皋烛山食品和紫阳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组建魔芋产业联盟。重点培育市级以上魔芋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省级15个以上,国家级2个以上。
      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安康魔芋产业联盟已于2019年12月组建成立,共有100家单位参与。已成功培育9个省级、23个市级魔芋产业化龙头企业。
      8.支持市果品副食公司、荣氏核桃组建产业联盟体系,建成5个航母型、30个市级、50个县级荣氏核桃产业联盟示范园,全面覆盖重点县、重点镇、重点村。鼓励引进核桃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创建1个国家级、10个省级、3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核桃工程技术中心。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落实情况:已建成核桃产业联盟示范园区市级47个、县级50个,5个航母型核桃产业联盟示范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基本实现了重点县、重点镇、重点村全覆盖。已引进西安荣氏集团、陕西烨林公司2家核桃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并成功创建2个省级、4个市级重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正在创建1个国家级重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核桃工程技术中心。
      9.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支持水产养殖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国内外专家顾问团组建渔业产业发展联盟,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情况:安康渔业产业发展联盟已于2019年12月组建成立,已培育岚皋县绿水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镇坪县饮源生态资源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安康市五福鲜食品有限公司、旬阳县绿富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5个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
      10.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苏陕扶贫协作资金、陕南循环发展资金共5000万元,吸纳省国资委“合力团”资金、省金控集团资金、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等,带动境内外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启动组建安康市产业扶贫基金,力争5年后基金总规模达到10亿元,最终形成撬动产业投资规模100亿元产业基金集群。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
      落实情况:已累计统筹整合各类资金20余亿元,用于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受财政专项资金无法整合、市本级财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市产业扶贫基金暂未组建。
      11.发起设立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按一定比例共同投资。采取母子基金模式。本基金作为母基金,与上下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本合作新设子基金或出资参与现有基金投资方式。以被投资项目为载体,按基金与金融和社会资金1:4比例募集金融和社会资金同步投资。子基金按照成熟一支设立一支,每支子基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
      落实情况:按照《安康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要求,目前市财政已筹资并拨付94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基金,由市发投集团作为产业基金受托管理机构,负责产业基金的投资运作。国开基金投入紫阳富硒茶产业2000万元。人保财险围绕创建国家“保险扶贫普惠金融支农创新实验区”,出资15亿元作为扶贫基金,为包括五大特色产业在内的带贫效果突出的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已完成尽调项目65个金额5.12亿元,成功获批项目45个金额3.42亿元。 
      12.依托生猪产业协会和阳晨集团,加快生猪无公害猪肉、有机猪肉标准制定、陕西省名牌产品申报认证,打造全国生态富硒猪肉“康硒谷”品牌。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
      落实情况:安康市《生态养猪技术规范》《生态养殖肉羊技术规范》2项地方标准已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安康山猪”集体商标申请因受史料记载不全等因素影响已被驳回,正在加快以“安康山村猪”(暂定名)重新申报。目前,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生猪龙头企业25家(其中安康阳晨牧业公司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康硒谷”“家家贝”品牌12个。
      13.制定发布富硒魔芋行业标准,支持安康魔芋协会按照母子商标策略,力争用五年时间培育安康魔芋中国驰名商标。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安康富硒魔芋国家行业标准立项工作已于2018年提出申请,因魔芋在全国范围内属区域性小产业,至今还未获得国家立项批准。“安康魔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正式受理,有望2020年内核准注册,注册完成后将组织魔芋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积极申报使用安康魔芋母子商标,推动安康魔芋品牌发展。“驰名商标”目前尚不具备申报条件。
      14.加快仓储物流设施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强与京东物流合作,推进秦巴富硒食品、魔芋、生态渔业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富硒办、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已建成紫阳县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中心、白河县陈庄电商物流中心、汉滨区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平利供销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4个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和安康城区三桥农贸市场、城东农贸市场等2个批发交易市场。协助安康“扶贫空间”在京东电商平台建立了特色馆,运营管理电商服务平台8个,促进安康富硒产品销售,2019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1.5亿元。
      15.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质量,加快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评价、质量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检验检测及认证。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
      落实情况:严格执行《安康市富硒食品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对全市富硒产品准入企业实行统一包装、统一贴标、统一推介、统一监管,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宣传安康富硒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两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418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的有6家企业、10个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有67 个(茶叶产品38 个、魔芋产品 4个、鱼类产品 6 个、其他类19个)。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评价、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等相关体系正在加快建立。
      16.落实全市大力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柔性引智方式,以产业为纽带开展“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聘请企业高管,成立知名专家顾问团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促进人才项目基地有机融合。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落实情况:市人社局制定了《安康市大力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安康市高层次和紧缺特殊人才引进办法》《安康市柔性引进人才办法》《安康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引进产业发展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林业局邀请省林技专家服务团在安康开展了核桃科技服务活动,建立了市级核桃专家服务团,落实了33名专家为企业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
      17.市五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建立“一个产业、一个牵头部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产业发展机制。市财政局牵头配合市金融办提出产业基金组建方案。市金融办负责制定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有关政策,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等部门分工负责制定实施品牌创建五年行动计划。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富硒办、市金融办
      落实情况:已建立“一个产业、一个牵头部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产业发展机制,印发了《安康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金融支持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稳定金融支持。同时,制定印发了《安康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安康市2020年富硒产业品牌形象提升行动方案》《安康市2020年富硒产业品牌提升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积极推进富硒产业品牌创建工作,形成了多方参与、全力推进的五大产业发展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