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19776475-GK-2020-2051759 | 发布日期 | 2020-03-27 14:20 |
来源 | 省教育厅 | ||
内容概述 |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答记者问 |
教育部网站2020年1月7日题:将立德树人融入考试评价全过程——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此,考试中心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保证改革的理论成果更加科学系统、指导实践作用更为持久长效,按照教育部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工作部署,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研制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问:请介绍一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在高考领域的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何创新之处?
答: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如何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一是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为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落实到高考当中,促进教考衔接、同向同行。三是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促进高中教学方式改革,助力发展素质教育。例如,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从而促进教学回归课堂教材,夯实学生成长的基础。又如,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有助于高中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有助于高中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如何指导各学科的考试内容改革?
答: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将高中课程改革新理念和高校人才选拔新要求持续融入高考命题,推动考试内容改革的具体要求落地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学科化研究的部分成果,已通过《中国考试》杂志2019年第12期专刊发表,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高考评价体系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考试大纲吗?
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是考试大纲,也不是界定考试范围的规范性文件。高考评价体系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