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走进安康>安康旅游>游记随笔 > 正文内容

    在瀛湖烤鱼

    作者:佚名 时间:2019-04-01 10:57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烤鱼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姿态流淌在美食体系里近乎粗鄙,因为粗鄙则流于民俗,溢满柴火气而充斥乡野。

      在瀛湖烤鱼,因为食材生猛,乡野之气更为浓烈。

      美食须有时令,烤鱼宜于仲秋。仲秋时衰草渐始凋零,哀婉惆怅之气渐始浓郁,不妨携三两友人,租住渔民家中,滨湖而居,午后时分,择一旷野,生一火炉,渐次浓烈的火焰既暖身,亦暖心,犹如烈酒使人旷达,以致癫狂。

       火源当以木炭为佳,可以勾起陈年关乎残冬的点滴记忆,而引燃木炭所升腾的袅袅炊烟,伴着无边的衰草和漫山的红叶黄叶,也不失为乡愁的纪念。

      这个季节的鱼饱食整个春夏而汁肉丰满。若不饥饿,或有闲暇,找来一杆钓钩,在湖边捞鲜虾数枚挂钩上,垂湖深至四五米,静静等待,自有上钩者,手气好的话,一口气钓上十来尾不在话下,而上钩的多半是红尾鱼。倘若走了狗屎运,挂上一两尾鳊鱼也未可知。

      红尾鱼又名蒙古红鲌,因尾鳍上白下红而得名,性格生猛,位于湖泊生物链的顶端,喜食仔鱼嫩虾,肉质鲜美,而对待鱼钩出离水面也有着拼死的决绝。

      相对于红尾鱼的鲜活,鳊鱼要冷静许多,即使上钩也沉稳含蓄,以骨刺少、肉软嫩、味绵长、耐品味被文人墨客们视为珍品。“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武昌鱼是鳊鱼的俗称,《诗经》里把鳊鱼称鲂,位列象征奢华美食的鲂、鳟、鲔、鲤四鱼之首,因为身体呈扁平状、头小无脖颈,唐宋人又称之为缩项鳊、槎头鳊。由鲂成鳊再到武昌鱼,鲂的地位日显没落,就像一个男人,出生时贵为公子,婚后埋头挣钱,只为养家糊口,垂垂老矣时,袖手靠墙晒太阳。不过在鱼的江湖里,鲂还是那个鲂,像一个公子内心尊贵而自由自在。

      垂钓的忍耐延长了对食材珍视的期许,而炮制则考验对美食诱惑的抗拒。

      去鳞,剖肚,拌盐、孜然、葱段、姜块、料酒少许,浸渍一小时,炭火已然升腾,架上铁篦或插上铁签,刷熟油,煨火翻烤十分钟,撒上花椒粉、辣椒粉,回炉数分钟,外黄内白即成佳肴。

      因为乡野就无需什么姿态,或站或蹲或坐,但须小口轻啄:肉虽鲜嫩,骨刺甚多,稍不慎就会有鲠在喉。

      美食须有美酒,犹如才子需配佳人,乡野的美食当配点乡野的水酒方能门当户对。伴着炉火,不妨煨一壶酒,温热,微甘,和着酥麻、灼辣和淡淡的鱼腥味,咀嚼、品咂,昂首吞下,或许在抬头的瞬间瞥见一抹夕阳,低沉西去而后秋霞漫天。

      一支绿竹竿,一尾槎头鳊,一把金错刀,一只美人手,翩翩迁迁,配以人间烟火,烩一盘鲜香,既生色也生趣,活生生把吃鱼的行为变成了粉色的记忆,留在乍暖还寒的早春里——渴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冯文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