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索引号 719776475/2018-015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年08月17日
    文号 安政办发〔2018〕71号 公开日期: 2018-08-19 10:20
    有效性 有效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协作配套、提高产业丰厚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主导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实力,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聚焦追赶超越目标,坚定“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工业集中区、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着力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协作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10个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过27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90%以上。其中:打造富硒产业千亿元,新型材料产业突破900亿元,装备制造和涉水产业分别达到200亿元,现代物流和生物医药产业分别达到150亿元和100亿元,纺织丝绸和电子信息分别达到5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达到30亿元。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效应、市场占有率、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投入逐年递增,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融资租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二、突出发展重点
      (一)发展富硒食品产业集群。依托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和富硒研发中心,以现代农业园区,安康高新区、旬阳高新区和汉滨、汉阴、紫阳等县区富硒产业园区,各电商平台为载体,推动富硒产业向科技创新、精深加工、三产融合方向发展,打造千亿级全产业链富硒产业集群。
      (二)发展茶产业集群。实施富硒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以紫阳、平利、汉滨、岚皋、白河基地县为重点,支持茶叶种植、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品牌培育、精深加工,加快茶产业升级换代,推进茶旅融合,完善茶叶大健康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特色优质功能农业——富硒茶示范基地,建设中国富硒茶叶第一市。
      (三)发展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着力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延伸拓展产业链,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依托安康高新区金属合金新材料、旬阳硅镁锌新材料、汉滨化工新材料、平利重晶石非金属新材料、石泉石墨新材料、汉阴新型陶瓷、紫阳新型环保建材七大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
      (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贯彻《<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五大工程”为抓手,依托奥邦锻造、通用机械、宝通专用车、南水汽配、普瑞达电梯等现有装备制造企业,重点发展专用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机电制造、特种设备制造等,突出特色、提升品质、扩大规模、做强配套,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升级。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精密机械制造、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智能印刷包装设备以及输配电等新能源装备等,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建设省内装备制造强市。
      (五)发展包装饮用水产业集群。依托现有包装饮用水企业及在建项目,加快发展富硒矿泉水及其他天然饮用水,打造“安康水·健康水·富硒水”地域品牌。积极发展果汁、植物蛋白等健康饮品,做大做强白酒、果酒加工业。培育研发以水为基本原料的保健品、化妆品,配套发展饮品包装业,构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的包装饮用水产业体系。
      (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秦巴特色医药资源加工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重点提升成药生产、做精植物提取、壮大中药饮片、培育中药养生等,做强优势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集聚发展,全面振兴秦巴中药,打响“秦巴医药”品牌。
      (七)发展纺织丝绸产业集群。依托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石泉鎏金蚕之乡、新社区工厂,重点发展服装加工、茧丝综合加工、丝绸服装精深加工、毛绒玩具等,大力开发蚕丝被、真丝针织及织绸、成衣、混纺、精纺等后续加工产品,全面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西北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产业园、飞地经济园区,重点支持智能仪表、早教设备、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仪器、平板显示器、电子表机芯等产品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发展。
      (九)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依托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汉江航运等重大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及安康现代物流信息中心,强化重大商贸物流平台和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大宗产品物流、生鲜冷链物流、电商快递物流等,实现物流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联动融合发展。推动传统物流向专业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秦巴区域物资转运中心、集散中心、分拨中心、全国富硒食品集散地,打造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物流通道。
      (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依托现有节能环保企业,重点发展尾矿渣循环利用、污水处理、高效照明、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环保设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支持节能环保装备成套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供给能力和水平。
     三、落实主要任务
      (一)强化产业规划引领。按照《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康市石紫岚沿江(线)生态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安康市建设陕西省一级物流节点城市规划(2016-2020)》《安康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的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努力形成区域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市域产业布局。根据安康市综合交通布局与城镇体系结构,将安康打造为“一心两轴多点”的物流节点,形成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园区、县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的物流产业体系,最终构建“一心放大、两轴并进、多点放射”的物流产业格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的工作思路,建立产业集群项目库,实行动态调整,滚动实施。加快推进安康高新区、汉滨区、旬阳高新区等富硒产业园建设,力争将富硒产业纳入省政府特色产业支持范畴,把安康打造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强的富硒食品加工基地。以包装饮用水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推动本地水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抢抓省政府打造300万辆汽车工程机遇,推进汽车零部件更多配套陕重汽、比亚迪、东风、吉利等大企业集团。以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中药材物流中心和秦巴药源GAP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培育“秦巴医药”品牌。力促纳米材料研发生产、西北电子信息基地、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等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达效。积极推进安康现代物流信息中心、中国西北(安康)国际天贸物流城、富强机场空港物流园、生态富硒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引导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实现市域内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加快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打造秦巴区域商贸、农产品的中转仓。加快推进岚皋飞地环保产业园、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终端安全处置集群式循环产业园,氧化锌废渣回收有价金属扩建、污水处理装备、室内智能换气净气机生产、废旧轮胎再生循环利用、康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三)提升园区配套功能。推动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各县域间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发展格局。依托县域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特色主导产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吃、住、娱等生活设施建设,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园区集聚。支持园区加快建设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培训辅导、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低成本、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支撑承载能力和产业配套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四)培育壮大企业群体。重点支持富硒产业、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包装饮用水产业、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电子信息、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和园区集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培育壮大上下游企业群体,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构建完善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支持和培育平台型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航空及冷链物流、服务外包、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平台型企业扩大应用市场,快速做大产业规模。(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招商局)
      (五)强化财政金融扶持。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专项资金、技术改造及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陕南循环发展等财政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鼓励支持重点产业关键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培训基地建设、专业人才委培给予财政补贴。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基金,创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鼓励集群争创品牌晋档升级,完善配套设施保障要素,发挥中介组织专业化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切实提升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和在境内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引导金融机构采取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金融租赁、绿色金融等新型融资模式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对引进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业态模式新的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突出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引导集群产业链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协作水平。(责任单位:市招商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确定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直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认真落实中、省出台的有关企业扶持政策,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在项目审批申报、土地利用、招商引资、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各县区政府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和产业规划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制定激励政策,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二)加强统计考核。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产业集群统计指标体系,工信部门要强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市政府将组织开展督查评估,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区和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17日
      公文PDF原件:安政办发〔2018〕71号.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