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以解放思想破解民生难题

    作者:佚名 时间:2008-03-05 15:20 来源:华商报 字号: 打印

    30年风雨苍黄,方成沧海桑田;30年披荆斩棘,始成中华巨变。戊子年全国“两会”,挟30年改革开放的澎湃激流,借中共十七大心怀苍生的民生号角,在亿万民众的殷殷期望中,渐次开启,举世瞩目。
    此次全国“两会”适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换届,更在于民生吁求的集中表达、民生困局的次第破解和民生福祉的一一落实。无可否认,30年改革开放,一代人创造和见证了无数举世震惊的经济奇迹。然而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完全转型,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深层次的矛盾:贫富差距拉大、各类社保不健全、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困扰民众、物价上涨过快——— 万流奔海最终多归结于民生层面,这些难题的破解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追根究底,民生难题之源多指向既往发展观的不协调。比如,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搁置一边”;将“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城乡协调、社会保障等都是软道理”;将“效率优先”片面理解为“公平靠边”……正是不少地方走样的发展观作祟,与经济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出现失衡、公平逐渐失位,民生的诸多难题由此而出。
    所以,必须站在历史与人民的高度,再开展一系列立足民本的深层次改革,而改革的有的放矢,首要须进行一场新思想、新观念之洗礼,借以涤荡不利于人的根本利益、不利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重障碍。这场洗礼就是“解放思想”。新一轮“解放思想”将从新观念、新变革、新制度层面,为破解民生难题提供最强大的动力与最丰富的智慧。
    以解放思想破解民生难题,就是以“科学发展观”取代种种走样的“片面发展观”,让经济单足前行改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均衡发展”,使所有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发展都成为“硬道理”,使“效率优先”变为“效率与公平同步”。多年的惯性以及惯性背后固化的利益格局,决定新一轮解放思想,必然是一个艰巨而曲折的过程,惟其重大且艰难,就更应创造“广开言路、敢说真话”的氛围,让真理在激烈而坦诚的辩论中越辩越明。
    以解放思想破解民生难题,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使全能型政府加快向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转变,让公权从市场经济的利益博弈中抽身而出,以公共服务者和公共治理者的姿态面对全体公众,使诸多难题在充足公平的公共产品提供中觅得破解之途;让公权从 “人治”的传统影响中蜕变成蝶,以“法治”的姿态夯实全社会的法律基础,使民生的诸多难题能够通过人人可享的法律途径寻求破解之道。
    以解放思想破解民生难题,就是承认现实形成的失衡的不公的利益格局现实,从协调整个社会利益分配与格局入手,以制度的创新与推进,解决整个社会权力资源、财富资源等分配失衡的现状,让公众更多地获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最终通过利益表达、利益博弈等完善的制度途径,破解权利羸弱基础上的诸多民生难题。
    30年长河固化的利益格局,期一朝一夕之功难达平衡协调的效果;30年发展衍生出的民生难题,期一纸一章之令难至一劳永逸的破解。相较于前两次“解放思想”,此轮“解放思想”不仅牵涉理论层面的观念之争,更牵涉纷繁复杂的不同主体间现实利益分配之取舍,牵一发动全身,其复杂性、艰巨性,前无古人,凸显此役在中国现代化转型关键时期的历史性意义。
    暴风雪已经过去,生机盎然的春天已然来临,以思想的解放焕发思想的伟力,进而走上利益平衡、成果共享的发展之路,破解民生的诸种困局,让每个人的权利和福祉光耀华夏,让每个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与潮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