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增加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徐天华 时间:2018-05-17 10:38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既是安康实施追赶超越的核心指标、建设“三个陕西”的内在要求,更是强国富民“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既是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更是全体人民的所期所盼。近年来,安康市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按照统计新口径,2016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2元,增速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0元,增速8.6%;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58元,增速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增速9.4%。现依据2005至2015年安康市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一、安康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安康市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辖1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140个镇(办),185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05万。按照统计老口径(为方便比较),分析总结十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从总量上看,持续增长。十年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388元增加到2015年的27191元,增加了20803元,年均增长15.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3和3.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799元增加到2015年的8196元,增加6397元,年均增长16.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和3.7个百分点)。

      (二)从增速上看,逐步回稳。十年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表现为前期低开、中期跃升、后期回落态势。2005年分别增长7.5%、8.9%,2006年分别增长7.4%、8.6%。2007至2012年每年增速均达到15%以上。2013年分别增长11%和13.9%,2014年分别增长11%和12.7%,2015年分别增长8.7%和9.7%。

      (三)从结构上看,趋优向好。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近80%,财产净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20%。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务工收入和家庭经营净收入,务工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50%,家庭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近30%,其他收入20%。尤其是农村“三变”改革的试行及农地经营权加速流转,财产性收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四)从比较上看,差距缩小。十年里,随着富农惠农强农政策促进增收力度的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镇居民快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3.55到2015年下降至3.32,持续低于全省城乡收入比。

      (五)从发展上看,基本同步。十年里,我市人均GDP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人均GDP增速比较呈现前2年+后3年略低、中间5年略高的现状。其中,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低于人均GDP增速2.1和0.7个百分点,2010年分别高于1.9和5.1个百分点,2015年分别低于3.1和2.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十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虽然纵向比较不断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横向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对此,只有正视问题,找准差距,综合施策,才能更快改进,加速追赶,力争超越。

      (一)整体水平偏低,全市贫困面广人多是影响整体增收的首要因素。十年间,我市在全省10个地市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连续排名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一直排名后3位。与全省最高的西安市相比,2005年安康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占西安市的66.3%和52.0%,2015年占69.7%和51.9%,十年仅城镇居民收入占比提升了3.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占比基本持平。而且,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绝对差距达到4589元,2015年绝对差距达到18995元。深入分析,贫困是影响增收的首要因素。全市9县1区均属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有9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区)、1个省级扶贫重点县、4个深度贫困县、1269个贫困村、168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100.5万,全市有1/3人口属于贫困人口。经过多年脱贫减贫,止2017年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04万户、51.35万人,居全省之首,分别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2.45%、全国贫困人口的1.18%;贫困发生率20%,居全省第二。

      (二)增收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是影响增收的根本原因。全市工业主导不够、农业效益不高、三产发展滞后的现状至今没有彻底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了城乡居民增收。一是工业方面,企业主要集中在对资源依赖较强的传统产业上,多是产品初加工企业,缺乏创新制造类的“高新型”企业、顺应市场变化的“潜能型”企业及发展久远的“长寿型”企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长,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企业多注重“外部扩张”,少重视“内部提炼”,有型而无力;产业规模和实力不强,严重缺少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工业主导全市经济发展有待加强。二是农业方面,虽经多年的发展积累,全市传统低效农业正在向现代高效农业迈进,但是,各类专业合作社不健全,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畜牧、茶叶、食用菌等产业规模小而散,主导产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销售市场不稳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尤其是受农产品市场波动等影响,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实现增收不是长久之计,加之面临融资困难、信息不畅、服务不优等问题,农业现代化程度低,难以提升质量和对接市场,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弱,增收基础不稳固。三是三产方面,精品旅游线路没有形成,生态旅游品牌没有打响,全域旅游尚未形成气候;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结构层次偏低、行业发展失衡等问题仍然突出,止2017年257户规上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仅6户,5千万至亿元的企业仅2户,1千万以下的企业179户,占总户数的69.6%;规上服务业企业中传统道路运输业户数最多,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企业个数很少;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全市规上服务业和限上商贸业中尚无电子商务企业。

      (三)增收渠道不广,创业就业不充分成为影响增收的直接原因。当前,群众就业与企业招工“两难”并存,直接影响群众增收。一方面,就业难成为影响居民增收的大问题。由于全市劳动力不能快速顺应体力型向技能型就业的转变,导致就业人数不充分、就业岗位不理想,全市每年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65万人左右,2017年64.1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经济收入96.7亿元,年人均创造经济收入仅1.5万元。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抽样调查,农村住户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人数占调查人口14%,初中文化水平人数占调查人口37%,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人数占调查人口47%,因此,就业呈现岗位层次低、工资收入低的“双低”现状。全市在外从业人员中,从事采掘、建筑、搬卸行业的占到2/3以上,创办经济实体和私营企业及担任大型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很少,就业竞争能力差,报酬待遇十分低,增收难以达到预期。另一方面,招工难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瓶颈,全市“体力型”人才有余,而“技能型”人才紧缺,尤其是制造业所需专技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招聘困难,在影响企业达产增效的同时也影响了职工收入正常增长。同时,长期留守山村的“专职农民”缘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不愿、不易接受先进生产技能,农业生产因循守旧,依靠传统种养维持生计,致富增收“望洋兴叹”。

      (四)增收后劲不足,各方持续发力的配套措施有待加强。十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工资制度改革后公务员津补贴政策的落实、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高,但是,主要靠工资政策难以保证城镇居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等工资性收入为主、以惠农补贴等转移性收入为辅,由于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少,农村“三变”改革尚在试点当中,财产性收入几乎为空白,加之受产业转移带来务工就业的影响,主要靠务工收入难以保障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增收。同时,从城乡居民收入整体看,城乡有别的政策体制尚未彻底打破,城乡统筹的政策体制亟需加快完善,养老、医疗、救助等保障体系需要更加健全,尤其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标准需要大大提高等等,用政策兜底保障增收之路任重道远。

      三、促进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按照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立足安康市情状况,围绕城乡居民增收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全面夯实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就没有支撑,居民增收就没有支点,要牢固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坚持一二三产互动,推动融合发展,夯实增收基础。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释放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业既是三次产业的基础,更是居民增收的基石,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大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产品品种结构,做强做优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粮油等特色产业,提升蚕桑、药材、蔬菜等传统产业,推广水果、花卉等标准化生产的设施农业;采取示范推广的举措,积极培育农业示范园、生态观光园,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发展,为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销业,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实施农业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大力引进兴建加工农副产品的龙头企业,努力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推动农业升级发展和效益提升;做精土地文章,将撂荒土地流转于产业大户、家庭农场、示范园区等规模经营主体,让土地流转成为破解农民增收难、农业发展慢、农村变化小“三农”难题的希望,全力打造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是推动工业扩能提效,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认真落实工业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引进应用先进技术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相结合,实施技改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壮大新型工业实力;借助富硒优势资源,建设全国富硒食品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中国硒谷”地域品牌;立足安康资源和产业基础,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和县区工业集中区,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紧盯知名国企民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精准对接,扣门招商,推动项目、资金、政策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实现借力发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切实落实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技术服务等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就业容量大、工资水平高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筑牢发展的基石。三是推动三产升级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依托瀛湖、岚宫山、古梯田、燕翔洞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加速升级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有影响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健康养生基地。实施“互联网+”战略,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扶持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构建居民增收的新支点。

      (二)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就业,有效拓宽城乡居民增收的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融入社会、实现价值、分享成果、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就业更是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我市结合二三产业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大背景和宏观政策支持下,创业就业方面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因此,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实现全市城乡居民更广泛、更充分的就业。一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新增就业岗位。充分挖掘农村自然山水、传统文化、地道美食等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创造就地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积极开办社区工厂创造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集中搬迁安置点闲置房屋、乡镇撤并后闲置的公房资源,积极发展以“毛绒玩具”工厂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创造就近就业机会,让群众在家门口挣钱。三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促进上岗。切实整合扶贫、卫计、农林等培训项目及职教等培训资源,对农村劳动力有针对性的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上岗率,增加工资性收入。四是大力实施创业带就业促增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等自主创业者的优惠扶持力度,在小贷贴息、税收减免、行业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和创新推动作用,增加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完善奖补政策,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五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岗位补贴,优先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三无”劳动力就业,提升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困难群众增收“不掉队”。将脱贫攻坚作为困难群众增收的“兜底工程”,坚持财政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采取异地搬迁、发展产业、劳务创业、生态建设、发展教育、健康扶贫、社保兜底“七个一批”脱贫举措,上下发力,全民攻坚,努力实现2020年全市51.35万在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困难群众在增收征程中“不掉队、不拖腿”。一是借助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在安康市开展的“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试点工作”,落实好全市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活动的项目储备、项目申报、贷款投放等各项工作,跟踪放贷后续管理,助推创业脱贫、就业脱贫,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精心打造出金融扶贫工作的样板,有效带动城镇居民增收。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多方争取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出行条件,降低生活成本,真正拓宽致富增收之路。三是突出抓好“两房”政策落实。结合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政策,全面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对边远山区贫困户实施搬离,同步实现集中发展产业和就近解决就业。四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多措并举,支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帮扶贫困户脱离贫穷。五是创新推进农村内置金融。结合贫困村试点,大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对农民土地、房屋、林地等现有资源折股量化,注入集体经济,实现增值收益,提高农民收入。

      (四)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强化居民增收的政策保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从制度层面打破城乡有别的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政策障碍,从而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一是通过财政政策保障民生,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全力构建“民生财政”,将财政资金重点保障用于教育、社保、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特困救助、农牧林水等方面的支出,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通过落实利农惠农政策,增加“三农”投入,对贫困地区加大转移支付,以减缓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完善产业奖补政策,对优势产业、生态产业实施重点倾斜;围绕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完善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实现以补促收。二是完善社保体系,保障转移性收入增长。在已有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提高保障待遇水平,增加保障待遇实惠度。加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保覆盖面,实现全民生活有保障。建立基本养老金长效增长机制,促进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守底线保障。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临时救助资金保障机制,加快老年人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步伐,切实强化民政、扶贫等部门扶贫帮困工作力度,保障困难群众正常生活。四是完善工资政策,有效调控居民收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将激励与考核挂钩,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付出与薪酬对等。鼓励企业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探索年薪制、股权制。完善行业工资指导标线制度,加大对行业收入分配调控力度。五是依据全市人民为限制开发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积极争取国家对安康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和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从宏观政策层面强化增收保障。

      (作者单位:市发展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冯文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