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破茧一小步 科创一大步——安康农科星创天地“农科模式”初探

    作者:张婧 时间:2017-03-27 08:1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2月21日,安康境内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然而王升斌的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陕茶一号茶苗、经过驯化的野生猕猴桃母本、马铃薯组培苗正在这里迅速生长。
      王升斌是一名返乡创业者,他正在做的事叫做“植物工厂与非试管克隆快繁工程”,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植物基因的记忆功能,大大缩短植物的生长期,进行种苗繁育。“我以前在西安做生意,偶然接触到无土栽培,后来又去中国农科院学习技术,觉得发展农业是很有前景的。2015年看到徐市长与创客手拉手的新闻,受到鼓舞,就产生了回家乡创业的念头。”
      从念头到实践,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备。2016年5月,王升斌的神农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安康农科星创天地孵化创立,地点就在位于恒口镇的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这一天,骤降的气温也没影响郑梦吉的干劲儿,他冒着大雪发走了20件“迎风倒”富硒黄酒到成都。“九月九,酿黄酒”,恒口黄酒有900多年的历史,家家户户都酿酒。不同的是,郑梦吉酿酒的地方在市农科所的大院里。2016年6月,年过不惑的郑梦吉依托安康市农科星创天地,以低廉的价格在市农科所租到了办公室和厂房。“酒不愁销,还不赊账,先打款,才发货,去年10月实验生产的7吨产品,57天全部销完了。”郑梦吉的富硒黄酒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走出了秦巴山区,并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人到中年的王升斌和郑梦吉,都是第一批加入安康农科星创天地的“创客”。

      突破:弥足珍贵的第一步

      在中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够把政策落到实处,把科技人员激活,这就比星创天地更进了一步。在安康,已经有人跨出了一小步,还有更多人需要刺激和引导,勇敢迈出门去。
      作为一家科研机构,市农科所敞开大门,迎来创客,这是所长张百忍以前没有想过的。 
      2016年初,市科技局副局长谢勇找到张百忍,与他商量在农科所建立“星创天地”的事。简单来说,“星创天地”就是农业版的“众创空间”。如果说“众创空间”主要服务高学历、有想法、理念新的年轻创业族群,“星创天地”的创客们则显得比较“土”,他们创业的领域主要是涉农产业。
      “安康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像大城市众创空间里那些可以进行理念、业态、概念、技术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也不足,要促进创新创业,在返乡创业者和农业上大有文章可做。”谢勇说。
      之所以选择市农科所,当然是看中了其科研背景和实力。这里聚集了一大批有经验、高学历的农业科技人才,科研条件也居全省市级农科所前列,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都是围绕着我市的主导产业而进行的,与创客们的创业方向不谋而合。
      彼时的张百忍对于这件事也有自己的考虑。农科所一直在探索的所企合作这些年走得并不算顺利。“我们搞了几年所企合作,拿着我们的东西往往找不到对口的企业,大企业看不上我们这些成果,小的企业又做不了。当时我的主要想法是,建立星创天地可以引导我们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同时创客进来以后也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张百忍希望,可以借助星创天地,为科技成果与创客搭建桥梁,进一步推动所里的一批中坚科研力量走到前台,把一张张成果证书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就这样,2016年5月,安康农科星创天地正式落户市农科所,2016年10月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农科所的科研人员成为创客导师,为他们提供公益性的技术指导。
      郭邦利是市农科所薯类作物研究中心主任,自从王升斌来到星创天地,他就多了一重身份——王升斌的创业导师。“我经常跟他在一起进行‘学术探讨’,从剪苗子开始,我们就互相交流,包括切口怎么下剪刀,怎么配生根剂,用什么样的浓度去溶解,将来用多高温度、多大湿度。”王升斌在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苗的时候,发现叶片上有病斑,拿不准原因的他便向郭邦利请教。“这是我的专业,所以我能够准确判断这是晚疫病,而不是缺素症,现场就把问题解决了。”郭邦利说。同时,郭邦利也会把自己正在进行的实验放在王升斌那里做,一起调整,他说,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研究更接地气。
      除了指导技术,市农科所也尽其所能给王升斌创造更好的条件。“大棚要加温,如果自己买锅炉很麻烦,农科所就把锅炉拉过来给我接好,没燃料了还给我提供燃料。张百忍所长也是我们星创天地的首席创业导师,只要在所里,他几乎每天都来看我的苗子长得怎么样。”
      与此同时,王升斌的到来也促进了市农科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我们马铃薯育种在省内是最好的,有四个国家级品种,但是没有推广出去,他可以帮助我们生产脱毒原种,去年就用雾培生产秦芋32号脱毒原种7万粒。”张百忍说。
      安康农科星创天地先后成立了19个科技转化项目及技术支撑专家团队,对魔芋、苦荞、高硒菜、马铃薯、富硒大米、特种玉米、富硒食用菌、豆腐木、八月炸、富硒茶叶等农业科技项目及应用技术挂牌,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广作物新品种,大大增加了作物的经济价值。

      开门:所里来了“中年创客”

      市农科所有两大科研方向,一是水稻、玉米、马铃薯的新品种育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围绕安康富硒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新产品。无论哪个研究方向,出来的成果都要和企业合作,转化成生产力和产品,否则就是白搭。而一个科技人员的成果,只要能转化,最终是社会受益。
      用谢勇的话来说,“做星创天地,纯粹是科研院所和企业有积极性,我们关键是找准了需求和趋势。”这一点,在农科所与创业者的双赢局面上得以印证。
      农科星创天地本质上是一个服务平台,它为创客在创业过程中提供一整套服务,除了对接农科所科研人员作为创业导师,还提供市场调研、写项目策划书、办理手续、了解政策、对接市场、招聘人才、寻找投资等等服务。
      “这样的服务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谢勇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近年来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返乡创业者成为了安康创业的主力军,“他们一有返乡愿望,二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三有社会阅历,但是除了一部分实力很强的创业者,大部分人很茫然,至于干什么,如何干,也在纠结中。我见过好几个返乡创业者,没有成熟的想法就先租下一大片山地,这其实是有需求但缺乏指导的一种表现,我想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正是星创天地存在的意义。”
      农科星创天地由市科技局牵头倡导,市农科所提供硬件支持与技术指导,但实际的运营服务则是由小黑马创客孵化有限公司承担。总经理朱魏军曾在江苏、厦门等地的企业工作,团队里还有外语、计算机、工商管理、财务等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为创客提供服务。
      采访当天,小黑马的工作人员也带着摄像设备来到王升斌的大棚里,准备为他拍摄一个专题片。虽然略显紧张,但王升斌告诉记者,自己很感谢这一帮好哥们儿,除了给他提供政策咨询,帮他联系技术指导,能帮上忙的都不遗余力。“在我迷茫的时候,他们会与我交流,帮助理清思路、协助解决问题,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事实上,大部分在孵创业项目都有星创天地5%至20%不等程度的参股,这既有效地保证了星创天地的造血功能和市场盈利能力,实际上也建立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创客也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小黑马创客孵化公司的董事长孔令旗坦承,“我们要一起活下来。”
      这样的创业服务平台,在谢勇看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我经常想,可以在每个县围绕主导产业,借助园区龙头企业和科研平台打造这种专业的星创天地。虽然这些创客的企业规模不大,而且多数围绕大农业,但如果能够将这一批人服务好,扶持起来,无论是对美丽乡村、绿色安康、还是脱贫攻坚等诸多工作都有帮助。”
      除了小黑马运营的农科星创天地,目前,我市还建立了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产站的水产星创天地,牵头方是岚皋绿水水产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水产产业联盟,聚集了我市一批水产企业。一方面,西农顶尖专家团队可以为这些水产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企业也为水产研究提供实验场所,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帮助他们找到更切实际的研究课题。同时,还依托紫阳富硒研究所建立起紫阳硒产业星创天地,孵化的6家创业企业也迅速发展。

      转型:弱管理强服务

      入驻农科星创天地后,郑梦吉借助小黑马创客孵化公司的服务对接了更多的资源。农科所和安康学院的微生物专家团队为他改良黄酒口味、解决过夏储存问题、进行反季节生产等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研发过程中的所有实验都可以借助农科所的实验设备进行。
      了解农科星创天地,就不能落下孔令旗,他是小黑马创客孵化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市科技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安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两重身份也就意味着,孔令旗是一个兼职创业的科技人员。
      之所以能够身兼两职,孔令旗的背后有省政府在2016年3月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允许科技人员经单位同意,在不侵占职务发明、单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采取兼职兼薪方式创业或服务企业创新”。
      随着《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即“陕九条”的出台和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发布36条措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科技人员参与创新创业的话题引来巨大的关注。
      提到这个话题,张百忍充满干劲。“我们现在还有一些成果在手上,比如已经很成熟的富硒蛹虫草的驯化与栽培技术,还有一个新的杂交魔芋种,以及黄茶开发的项目,都是“刀下见菜”的科研成果,一方面我们希望寻求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我也鼓励我们的研发团队能够借助这个星创天地,自己兼职创业。”张园园是“富硒蛹虫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主持人,她2013年7月进入市农科所工作,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研究富硒蛹虫草。提起张百忍的建议,她说:“这个项目的确已经十分成熟,我们也希望能够把这个科研结果转化成价值,只是我们既不懂创业,也缺少启动资金。”
      由此看来,需要迈出脚步的除了科技工作者,还有平台本身。除了聚集和服务创业者,成为科技体制突破创新的平台也是“星创天地”们的使命之所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中省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要刺激科研人员勇敢跨出一只脚到体制的门外,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比如一定的激励性资金,比如更加畅通的职称晋升通道,更加坚实的后勤保障。
      在采访的过程中,谢勇表示,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制订我市鼓励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他希望,能通过一定方式整合现有的资源,各部门劲儿往一处使,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必将获得巨大的推动力,而激发体制内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正是创新安康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当然,对于一个刚刚运营不到一年的年轻平台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是从事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或者是有创业需求的创客,都还在摸索、观望、蠢蠢欲动。这一切,都在等待在春天来临之后破土而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