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杨尚伟同志在全市工商质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公开目录: 安政通报
    索引号 719776475/2017-005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年02月22日
    文号 安政通报第十六期 公开日期: 2017-03-03 18:10
    有效性 有效

    杨尚伟同志在全市工商质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2月22日)

      这次全市工商质监工作会议,是在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扬帆启航之时,也是全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合局履新”之后,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中省工商、质监工作会议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刚才,传杰、谢康两位局长分别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工商质监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功劳苦劳,劳有所得
      刚刚过去的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些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顺利实现了“十三五”的稳健开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功劳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带领我们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矢志追赶超越,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功劳靠的是全市上下齐心,勇于担当,共同努力;功劳离不开广大工商、质监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耕耘和无私付出。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2016年的工商、质监工作,总的感觉是领导肯定、群众满意、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新成效。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全面实施,市县同步推进“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改革,全年共发放“五证合一”营业执照4400份、“两证整合”营业执照4100份,为全市市场主体发展赢得了先机。大力推行登记全程电子化,持续简化注册流程,放宽准入条件,一系列“宽进”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呈现大幅攀升态势,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330户,增长12.51%,增幅位居全省第二;新增注册资本金340.37亿元,同比增长52.33%,全市市场主体累计注册资本金达1614.96亿元。坚持质量引领发展,相继出台《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安康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等战略指导文件,为全市质量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力开展品牌商标创建,新培育市特色品牌产品13个、累计达36个,新增注册商标614件、累计达3486件。岚皋魔芋、镇坪中药、石泉蚕桑进入国省品牌创建序列,“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全力争取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全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平利县召开,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平利经验”在全省推广。市对县区首次质量考核取得实效,质量工作硬性约束得到强化,全社会质量共治共享的监管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二是在营造良好市场秩序中展现了新作为。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运用企业信息公示、信息抽查、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等手段,抽查企业426户,市场主体信用约束作用逐步显现,“严管”的法定职责得到充分履行,全市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企业监管新架构基本形成。大力整治市场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打击假冒伪劣高压态势,集中开展了重点产品监督检查、红盾护农行动、公共服务行业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虚假广告整治、打击传销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千余人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96件,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在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中构建了新格局。紧扣改革发展需要,市级统筹协调、县区大力推进、部门协作配合、县镇整体联动,2016年顺利实现县级工商、质监、食药“三局合一”,140个镇办全部设立市场监督管理所,有效解决了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全市初步构建起一体化、全过程、链条式的现代市场监管体制。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实现路径,加快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职权向镇办下放,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整合市场经查、稽查、检验等职能,组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初步形成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工作格局。
      四是在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中顺应了新期待。聚焦民生热点,不断创新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市级和石泉、旬阳等县级消费维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组建运行;整合各类投诉举报热线平台,各县区组建起统一的消费者举报中心,切实解决了市场投诉热线多、平台杂的问题;全市新建消费维权服务站122个,分流和现场处理案件630件,结案率达到95%,为广大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围绕群众关切,着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扎实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项抽查和联动抽查,共计抽检产品872批次,检定计量器具4.85万台件,检验电梯等各类特种设备2.39万台件,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及社会安全稳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个别县区政府对工商、质监工作重视不够;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氛围不浓,工作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存在薄弱环节,群众对一些消费领域突出问题的反映依然比较强烈;营商环境还不够宽松,质量供给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些干部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知势明势,顺势而为
    知大势者明,顺大势者胜。对做好2017年工商、质监工作来讲,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精神,敏锐把握当前的发展大势,切实找准自身工作的目标方向和角色定位。前段时间,市委召开了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全市追赶超越大会,分别对照全国、全省,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就全市发展形势作出分析判断,指明了今后的方向和任务。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今年工商、质监工作必须遵循的总纲。
      首先,要深刻把握追赶超越的态势,精心谋划未来发展。追赶超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发展态势和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对陕西未来发展的深情期待和殷切重托。省委对落实追赶超越目标作出专门部署。市委郭青书记在全市追赶超越大会上要求,进一步增强追赶超越的使命意识,选准追赶超越的主攻方向,搞清楚“我是谁”“追赶谁”“超越谁”,弄明白在哪里追赶、从何处超越,确保追赶有参照、超越有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研究。比如,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挥商事制度改革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如何更好地实施品牌商标战略,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在服务循环产业发展中,我们怎样去创新举措,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问题接踵而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系统研究、科学谋划。当前,全市追赶超越的号角已经吹响,工商、质监部门作为多轮改革的“排头兵”,有着很多先行先试的经验和优势,在追赶超越的路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摆脱本位意识和“大山思维”的束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为开放的理念,对标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精心谋划、全面推动工商质监工作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争先进位、补齐短板、提升优势,走在追赶超越的第一方阵。
      其次,要主动跟进深化改革的大势,切实增强改革定力。改革是为了更好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任何的等待观望甚至消极应对都是不可行的,也是不明智的,谁不顺应改革,就会被改革淘汰。但凡改革就必然面临困难和问题,全市县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有的同志还不能很好适应,有的同志甚至有抱怨、有牢骚,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情绪是可以理解,但消极懈怠是绝不容许的。当前,全国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已全面铺开,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中给出了明确意见,要求“进一步理顺市场监管体制,形成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新格局”。日前,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扩大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市县政府部门的派驻机构原则上应下放实行属地管理,并整合现有的站、所、分局力量和资源,由经济发达镇统一管理、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这些都与我省、我市现行的做法是一致的,希望大家积极顺应改革大势,克服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从体制惯性思维中走出来、向前看,抓住新一轮改革的机遇,发挥好先行先试的优势,将这一优势在更大程度、更高层次上转化为现实优势,成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第三,要清醒认识安全监管的形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安全问题,年年讲月月讲,但又不得不讲。对工商、质监工作来讲,保障消费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必须严守的底线。在这方面,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下了很大功夫,但与党委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抓安全、保安全,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在方法手段上求创新,综合利用各种监管手段,主动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努力做到风险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保安全争取有利时机,争得主动权。在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我市决不能在市场监管领域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这是死命令、硬要求,必须坚决做到。
     三、实干巧干,以干克难
      机遇稍纵即逝,发展不进则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突出重点、善于巧干,始终在“干”字上狠下功夫,以干克难做好新一年的工作。
      (一)全面提高供给质量,助推产业提质升级。质量,是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反映。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提高供给质量的系列决策,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与发展循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夯实产业质量基础,努力提升全市质量发展水平。
      一是全面加快品牌建设步伐。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助推特色产业向产品多样化、品质高端化、生产定制化发展,打造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知名品牌。坚持市场化方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围绕发展富硒食品、山林经济、涉水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下功夫,努力把“中国硒谷”打造成安康“金名片”。加大品牌示范区建设力度,力争岚皋魔芋产业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和镇坪中药产业、石泉蚕桑产业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取得实质性突破。全面强化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商标、新兴产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加大商标专用权和品牌商誉保护力度,努力培育更多的省级著名商标、市级知名商标。大力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设和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保护,盘活用好“安康富硒茶”优势资源,力争“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批准,切实提升安康地标产品的知名度。
      二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尽快制定《安康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7年度行动计划》,围绕我市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等支柱产业开展提质升级行动,大力促进创新驱动与质量引领相融合,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工程,全面推广ISO质量管理体系、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鼓励企业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三是着力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以体现安康地域特色的地方标准、联盟标准制订为突破口,争创一批占据制高点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要以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省级休闲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市创建和市、县政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全面推进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公共服务、社会化管理等领域质量安全管理和标准体系建设,努力促进服务业健康规范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新型城镇标准化建设,继续推广平利“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点”建设经验,完成4个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项目。同时,紧扣产业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检研融合发展,持续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国家实验室认证,加快修订严谨的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引导全市富硒产业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把打造公正、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支持创新创业、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去年,我市非公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占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半壁江山,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但相比之下,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却仅仅占到全省6%,县均民营企业为全省水平的35%,没一家民营企业入围全省百强企业,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现实写照。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面落实中、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发展措施和机制,再出台一批管用的新政策、拿出一些实用的新办法,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信息、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彻底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壁垒。要坚持问题导向、个案诊断、以点带面,集中破解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整体向前发展。
      二是着力打造更加宽松便捷的市场环境。按照中、省的安排部署,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在“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着力化解“领照容易、领证难”等矛盾,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要提高便利化服务水平,尤其要运用好“互联网+监管”,完善企业名称查询系统,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登记网上自主申报,探索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全程电子化等,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简化和完善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加大对“僵尸企业”清理力度,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要用足法律法规预留下的自主空间,不断整合各类证照管理,探索开展“证照联办”,进一步精减材料手续、精减流程时间,为大众创业开辟“绿色通道”。要加大扶持创业创新的力度,以提高企业活跃度为重点,密切关注新设企业在准入、审批、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市场主体增势不减、保持活跃。
      三是全力探索服务新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国务院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新经济”,指出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郭书记、徐市长分别在今年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发展新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由于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变化快、业态新,各地都处在起步摸索阶段。我们工商、质监部门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务必尽早关注、尽快适应、尽力满足新兴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结合自身职责职能,不断优化和创新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服务。要坚持审慎监管、探索智慧监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趋势,鼓励创新、促进创业,找寻科学高效的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助力新经济繁荣发展。要探索对新业态优先实行“证照分离”,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消除隐性壁垒,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要快速响应技术更迭,动态调整相关标准,发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积极作用。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本着降低创业门槛的原则,不急于纳入负面清单管理,持续改进对新兴企业、初创企业的监管和服务方式,通过有效的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全市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切实保障民生民利。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是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只能革新、不能守旧。近年来,随着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对传统监管方式和现有监管力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各县区政府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树立现代化的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综合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共同落实监管职责。工商质监系统要尽快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强化成本意识,增强效能观念,坚决从传统的行为监管转变到现在的信用监管上来,从“人盯人”的巡查监管转变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上来,从部门“单打独斗”转变到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上来,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市场监管的领域很广,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关键是要把握住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重点要对一些影响广、涉及群众利益的领域加强监管。去年,我们针对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和创建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后,这两项工作必须常态化,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整治不留死角,创建更具实效。这里就今年的几项重点整治和创建任务作以强调:
      一是扎实开展各类整治行动。各县区政府和市工商、质监、公安、食药、农业、商务等部门,要继续聚焦民生领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持续开展红盾护农、打假治劣、违法广告、非法集资、公共服务、网络市场监管等专项整治,时刻保持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让生产经营者不敢心存侥幸,让违法犯罪者付出高昂代价,切实维护好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放心消费”创建是今年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市政府也把这项工作列入了今年八大民生工程。这项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市质监、食药、工信、农业、商务等部门配合,要按照省、市的要求,立即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标准、目标任务,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全面启动以“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为主要内容的“放心消费”创建,确保年内10个以上放心消费示范街区、20个以上放心消费诚信企业和26家以上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全部创建达标。同时,要在市级主要媒体设立“曝光台”,广泛发动群众监督,让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消费欺诈行为无处藏身,让“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成为安康品牌。
      三是扎实开展“无传销城市”创建活动。创建“无传销城市”是打击传销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无传销创建活动作为打击传销工作的重要载体,层层筑牢“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县(区)”的工作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无传销社区(村)”1874个,覆盖率达90%,“无传销县(区)”实现全覆盖。今年,各县区、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打、防、控、管”四位一体的打击传销体系,切实加大监管巡查和排查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面巩固创建成果,确保年内“无传销城市”成功创建授牌。
      四是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特种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网上经常曝出电梯“吃人”、游乐设施“飞人”,引发了公众对身边“安全陷阱”的担忧。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我市近年虽然没有发生过类似事故,但万万不可松懈大意。质监部门作为监管单位,要时刻绷紧神经、警钟长鸣,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突出重要场所、重点设备、关键部位,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治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突出抓好公共领域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着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特种设备责任事故发生,坚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四)逐步理顺监管体制,全面提升监管效能。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到,总的是要按照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市场监管体制,优化执法资源,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形成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新格局。这里再提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各县区要全面落实属地化市场监管责任,按照市场监管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结合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统筹安排基层执法能力建设经费,推动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倾斜,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和执法装备配备,合理保障基层市场监管执法能力。
      二是推动社会共治。按照“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要求,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履行好质量管理、营销宣传、售后服务、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义务,引导企业成为行业秩序、市场环境的监督者和维护者,培育有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加强党建、团建工作,自觉依法依规经营。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要强化横向、纵向的工作衔接,市级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要主动适应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特点,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尤其在向下安排部署工作时,尽量避免因信息不通、沟通不畅,造成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困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与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保持一致,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
     四、务实求实,狠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向前推进、把目标变成现实。
      (一)齐心协力抓落实。做好今年的工商和质监工作,既需要工商、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也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同配合。各县区政府要更加重视和支持工商、质监工作,切实把工商、质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管理体制调整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把经费保障、机构编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解决好,为工商、质监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积极配合工商、质监部门开展工作,特别是由工商、质监部门牵头,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务必齐心协力,相互支持,共同落实。
      (二)依法依规抓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工商、质监作为执法部门,必须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常用法治思维来审视自己的权力,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克服“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事难办”和“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在深入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的同时,继续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限时办理、首问负责、效率监察、错案追究、行风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把工商、质监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廉洁自律抓落实。要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意见和市委十项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坚决整治“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和“吃、拿、卡、要、报”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市场监管队伍,为推动全市工商、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在这个深刻变革和蓬勃发展的时代,工商质监工作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不断开创市场监管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公文PDF原文:安政通报第十六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