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振兴汉剧 > 正文内容

    在表演实践中实现传承和发展

    作者: 时间:2016-09-23 15:34 来源: 字号: 打印

      安康汉剧团成立于1950年12月,当时是以汉调二黄班社“同心社”的班底组成的民营剧团,称为“安康人民剧院”,1956年,经陕西省文化局批准为重点国营剧团,定名为“安康汉剧团”。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老艺人充满了活力,调入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剧团艺术实力得到加强,使汉调二黄这一古老的剧种焕发了青春。由于不断排演新剧目,安康汉剧团一时名声大振,不仅在安康地区享有盛名,在省城屡屡获奖,并远赴湖北、四川、河南等地进行交流演出,以致汉中、商洛、关中以及湖北郧阳等地的艺人纷纷前来学艺,一时间,安康成为陕西汉剧的精英荟萃之地。
      经过“文化大革命”,古老的汉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戏曲演出中断了多年。至改革开放初期,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1981年还在安康举办了“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1987年安康汉剧团新编古代剧 《板桥轶事》 在省首届艺术节获奖,1990年创作演出的汉剧现代戏 《马大怪传奇》还进京参加中国戏剧节获多项大奖。然而,此后,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传统戏剧走入低谷,汉调二黄也进入十分艰难的境地。但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团体,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一直坚守这块阵地,持之以恒地坚持着对这一地方剧种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使其在汉调二黄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迅速激发出起动力,呈现出新的局面。根据中省市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安康市汉滨区于 2011 年完成了对原安康汉剧团的体制改革工作,撤销原剧团建制,成立了“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这个集研究和演艺为一体的机构,是目前陕西省唯一的一个汉调二黄专业团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汉调二黄的保护重任就落在他们身上。

      一、重视对艺术遗产的挖掘保护
      由于这个艺术团体历史悠久,所以底蕴深厚,对传统戏剧遗产十分珍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文化局的“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就设在该团,为挖掘整理汉调二黄遗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遗产能比较完整全面地记录保存下来。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各方面的冲击,眼看着传统戏剧衰败,戏剧工作者忧心如焚,竭尽全力做着抢救保护工作,他们一方面向各级领导反映呼吁,一方面默默地脚踏实地地做着一些实际的工作。
      1985年开始对健在的艺人全部进行了唱腔录音,现在这些录音已成绝版。编写、录制汉调二黄精选唱段15首、折子戏 15折。
      1996年,以汉剧团为主力,陕西电视台和安康市人民政府联合拍摄了电视专题艺术片《汉调之光》,对汉剧艺术做了较为全面的宣传介绍。
    2000 年编辑出版了400余万字的“陕西汉剧艺术资料丛书”:《陕西汉剧脸谱》《陕西汉剧剧目》《陕西汉剧音乐》。
      2011年,余书棋先生以自己从事汉调二黄音乐几十年的丰富积累,撰写出版了《汉调二黄音乐概述》在《安康文化》刊物上连载,并在2013 年出版了《汉调二黄音乐选编》。使最具剧种特点的汉调二黄音乐,有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文本。
      现在研究院正在组织对健在的老艺人及班社艺人进行一次录音录像,尽可能地把珍贵的戏曲遗产记录保存下来。为汉调二黄的传承、研究、发展积累下更多的资料。
      二、坚持培养新生力量
      艺术传承要靠人,没有新生力量,一切都是空谈,安康汉剧团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一直连续培养接班人,直到1970年、1980年,还分别招收了两批学员。可后来由于人员编制等方面的制约,很难延续,致使戏剧传人面临断代的危机,为此,他们不懈地努力呼吁,千方百计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
      2001年9月,汉剧团挂靠省艺术学校,对外招收了51名学员,开办了汉剧艺术班,和学校密切合作,把对学员的练功和生活管理放在同一标准线上,建立了条款分明 、目标明确 的管理制度 ,在抓好必修 的文化课、 汉剧课目的 同时,课余组织学员听汉剧录音,看汉剧录像,营造出有利于新人脱颖而出的艺术氛围。
      2008年,将该班毕业的48名学员以公开招考的方式,择优录取 40名安置到剧团,形成了基本整齐的演员、乐队队伍,为汉剧事业继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3年,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又再次开办童子班,采取由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联合办学方式,经过专业初试、文化课考试、专业复 试、体检、省 招生办审核等程 序,面向全市 公开招录学员65名,并于9月份正式开班授课,根据教学和本剧种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管理制度及激励措施,为汉调二黄再培养一批接班人。
      由于体制改革后,剧院中老年人员陆续退休,在岗人员以青年演员为主,大多缺乏演出实践锻炼,为了精心培育艺术新苗。他们对青年演职人员加强管理,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青年演员基本功训练规章制度,保证每位演员每天训练基本功四个小时以上。确定了演员月业务汇课制度,要求演员苦练基本功;组织老一辈艺人,对青年演员进行传承和帮带,每周请老艺人对青年演员在专业技能传承之外进行文化理论授课,有效提高了青年演员文化理论和戏曲艺术功底。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对 一批传统本 戏和折子戏 进行创新排练 ,几年来, 已恢复 《铡 美案》《闹花灯》《清风亭》《三打平贵》《杨门女将》《彩楼配》 等本戏,恢复折子戏和新编小戏30个,组织下县演出、下乡演出,使青年演员在演出实践中锻炼提高,这批演员有9名分别在第三、四、六届陕西省戏曲梅花奖及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获奖。
      三、在排演新戏中以老带新
      排演新剧目是培养锻炼演出队伍的最好途径,多年来,汉剧团坚持排演新戏,在排演过程中,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作用,以老带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汉滨区有国家级汉调二黄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11名,这些传承人基本上都是原汉剧团的骨干演员,剧团充分尊重这些老艺术家,请他们对青年一代进行传帮带,先后对 《夜打登州》《禹王鼎》《大登殿》《打金枝》《假婿乘龙》等一批传统本戏进行创新排练,老艺人钟爱汉调二黄这个古老的剧种,对新一代充满了感情,手把手地教,一句一句地传授,使青年演员逐渐领悟到汉调二黄的艺术魅力。
      根据演员队伍阵容,首先选排能展 现群体面貌的汉调二黄本戏《杨门女将》《大破天门阵》,青年演员分别在扮演穆桂英、杨六郎、杨宗保、佘太君等各类角色中得到锻炼,这两个剧目先后参加省艺术节等活动获奖,获得省、市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更增强了演员们的信心。接着,选排角色众多的文戏 《五女拜寿》,这个戏重在唱腔和表演,其中五个女儿、女婿及父母众多角色戏份都很重,使一批青年演员得到了实际的锻炼,演出后,各界都对剧团青年演员的成长感到欣喜。
      2013年,市振 兴汉调二黄 办公室组织创作了 大型汉调二黄现代戏 《莲花台》,汉剧团承担了排演这部大戏的排演任务,由于要准备参加全省及全国的戏剧演出活动,所以主要角色均准备外请,女主角方水莲原本想邀请安康籍歌唱家陈俊华出演,后来由于陈俊华有重要演出活动档期安排不过来等原因未能成行,初排近一周后,导演组觉得原先确定的方水莲 B角角色行当类型又不是很合适,才临时决定由陈珊扮演女主角方水莲。
      女主角方水莲的年龄为42岁,是一位饱经生活磨难的农村妇女,而年仅24岁的陈珊,是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女孩,且从未出演过现代戏。开始,陈珊感到压力很大,在领导和老一辈的鼓励下,压力变成动力,她从熟悉剧本开始,认真领会导演老师的指导,从挑担子、磨豆腐一个个动作学起,一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一步步感悟舞台的感觉,一次次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的方向,靠着勤奋好学,靠着扎实的基本功,陈珊成功地挑起了这一副重担。
      正式演出时,她虽然舞台表演经验还不够丰富,表演技巧还不够纯熟,但在剧中,陈珊丝毫不显得青涩,举手投足间,一板一眼中,已十分贴近方水莲这一人物。对亲人的悉心呵护,对四邻的善良诚恳,面对钱喜红劝婚的持重自尊,卖房救弟的义无反顾,都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第五场、第六场的大段唱腔及表演,充分展现了方水莲复杂的内心冲突。对于一名青年演员来说,陈珊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其他演员也在参演中有了一次塑造现代人物的机会,黄天宝的扮演者汪涛用心揣摩,以一种憨态与愣态,表现了黄天宝的本色,达到了一定的喜剧效果,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张主任的扮演者袁小龙、村主任的扮演者张文、群众演员黄红艳、景亮、陈磊、陈萌、马潇雅等虽然戏份不多,但依然用心尽力,甘做绿叶,圆满地完成了角色塑造。
    《莲花台》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正式演出,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肯定,全体演职人员,包括乐队、舞美各个方面,都经受了一次锻炼和考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剧场中观众被感动而流下的泪水和赞许的掌声,使全体演职人员更增强了从事汉剧艺术事业的信心。

      (本文摘自《中国汉调二黄研究》第六章传承保护之第四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