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振兴汉剧 > 正文内容

    传统剧目概述

    作者: 时间:2016-09-23 14:26 来源: 字号: 打印

      一、剧目概况
      安康地区汉调二黄剧目十分丰富,素称“唐三千、宋八百,外传野史数不得”。但它的剧目,因历代艺人多不识字,传艺全靠口授,故鲜有史籍记载,也无文字 传本,只 是在 1957 年 7 月,陕西 省文化局 成立了“安 康专区戏 曲发掘组”,配备专人,才对汉调二黄的剧目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整理。据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 1960 年调查核计,汉调二黄计有剧目1032 个,当时已抄录 614 个;艺人冯成秀口述 《通百本》全套(是一套编唱戏曲的套本,收录十大类专用诗、词、引、白、唱的戏文,已成文成册的约 70万字),所有发掘的材料现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这批汉调二黄传统剧目,按其题材分 ,1032 个 剧目中, 有春秋战 国故事208 个,秦、汉、三国故事 216 个,两晋、五代故事 50 个,隋、唐故事162 个,宋朝故事 162 个,元、明、清故事 158 个,无朝代故事 68 个。二黄艺人把它归称为“ 三本半”, 即: 封神 、列 国 为一 本, 秦、 汉、 三国为一本, 唐、 宋、元、明、清为一本,野史外传为半本。有描写政治斗争的文戏,也有表现战争场面的武戏,有宫廷戏、公案戏、历史戏、神话戏,也有反映地方特色和民间生活的家庭戏。
      按其体裁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有正剧、喜剧、悲剧、悲喜剧、耍戏;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和唱做并重、文武兼备的全行当戏。有长剧 (整本和连台本戏),也有短剧 (折戏或片断),还有像《张古董借妻》这样无一句唱词的古典白话剧。安康汉调二黄剧目的丰富程度,是其他同类声腔剧种的地区无法相比的,据1959 年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 《汉调二黄源流沿革》 记述:1957年 8 月、1959年 3月,湖北省武汉汉剧团与湖北省戏曲工作室曾先后派员5 人来安康访问调查汉二黄源流,经双方 逐一核对剧目,计安康汉剧团拥有传统剧目1019 个,其中有《征北海》《黑逼宫》《大郑宮》《受禅台》《珍珠衫》《济阳关》《文天祥》《孙叔敖埋蛇》《麦里藏金》《松林镇》《进妹喜》《西厢檑》等209 个剧目是武汉剧团所未见未闻的稀有的珍贵剧目,而武汉汉剧团总计仅拥600多剧目。陕南二黄传统剧目百分之八十五都是本头戏,但在湖北竹山房县一带的二黄剧目本戏只占三分之一,武汉百分之六十五都是折戏。可见其历史积淀的深厚。
      自1957 年成立“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以来,先后多次编印过汉调二黄剧目资料,主要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二黄》(8 集)铅印本,1960 年前后,陕西省文化局委托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整理编印出版。收录传统汉调二黄大剧 60本。这些剧目是由以安康为主兼有汉中、西安等地老艺人口述抄录,参与的老艺人有刘鸣祥、张盛祥、马敬之、王寿春、陈子云、冯成秀、邱盛茂、何文涛、康子林、范大德、雷鸣震、郭志全、马仁才、韩光启、陈文宣、陈荣让、山鸣齐、甘润生、邵子福、凌成佑、凌达轩等。
      《汉调二黄剧目册》油印本,1959 年 5 月 5 日安康 专区戏曲发掘组整理编印,全集以表格形式,开设有编号、剧目、别名、本折、调口、有无抄本和内容简介等栏目,共统计汉调二黄剧目1077 个。此剧目册的编辑印刷,最初系湖北武汉市汉剧院1957 年派员来安康调查陕西汉剧剧目之际,由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与安康汉剧团合作统计、编印第一次稿。后经安康县老艺人座谈会补充和不断深入发掘整理,1958 年 7 月编印第二次稿。1959 年5 月正值举办安康专区专业剧团观摩演出大会,经在二稿的基础上,经删除重复、错讹、增设调口,剧情介绍和有无抄本栏目,并由原来的1032个剧目增加到1077 个,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排列。
      《陕西汉剧剧目》(四集) 铅印本,2003年 4 月由安康汉剧团编印,系“陕西汉剧艺术资料丛书”之一,共收入汉调二黄传统剧目121 本 (折),系根据剧团老艺人及团内演职人员抄录及收存的剧本,整理后编印。
      二、剧目功用
      汉调二黄传统剧目丰富,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也异彩纷呈,数百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启迪人们心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主要功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教化的重要载体戏曲源于民间,在民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以富有魅力的表演形式,“寓道德于诙谐,藏经书于滑稽”,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与艰涩深奥的书本说教相比,它以更加大众化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士大夫儒士、商业手工业者,从老人、儿童到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都是其忠实的观众。所以在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其“高台教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清代戏剧家李渔称其为“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故“昔人以代木铎”,“劝使为善,诫使勿恶”。汉调二黄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当然也不例外。主题比较严肃的汉调二黄传统剧目,无不蕴涵着伦理道德观念。尽管剧目有长有短,有庄有谐,有悲有喜,有优有劣,品类繁多,异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但其“寓褒贬,别善恶”的旨趣则一无例外,从思想内容看,许多剧目的主旨都是歌颂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英雄豪杰,宣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本主义的,表达了民众的是非善恶观念和褒贬态度。这些优秀传统剧目,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剧目中有许多表现华夏民族在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的戏目,如 《杨门女将》《金沙滩》《天门阵》《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等剧。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充满慨然正气,体现高贵民族气节的舞台人物形象;歌颂和褒扬了那个历史时期抵御外辱的民族意识、民族自尊感;表现出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大无畏的英雄汉精神。特别是像《百岁挂帅》 这样的经典名剧,更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爱国情结,舍身卫国的人格品质。百岁老人尚且如此,后生之辈更当勇往直前。
      剧目中一些表现忠奸斗争、褒扬忠臣廉相、贬斥奸佞谄臣的戏目,如 《赵氏孤儿》《清风亭》《四进士》《狸猫换太子》 等情节曲折且矛盾冲突十分强烈的戏目,使观众在品戏的过程中始终产生忠廉孝义必战胜奸佞邪恶的心理期盼,从而教化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增强对奸臣污吏的痛恨,产生对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清官的崇敬和呼唤。
      这些优秀剧目还潜移默化地改变和塑造着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以此约束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如以北宋仁宗年间为时代背景的历史故事剧 《铡美案》 以及以此剧分解演绎的 《杀庙》《三对面》 等折戏,褒扬了百姓所颂扬的包青天“执法如山、为民申冤、忠诚清廉的清官形象;贬斥、鞭笞了陈世美败坏为人之道、沦丧德性的丑恶行径;对秦香莲母子的不幸遭遇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呵护。故事启发教化人们要与人为善,不可忘本,不可嫌贫爱富,攀依权贵,心生恶念,丧失人伦。
      剧目中还有大量表现平民百姓生活情结、情趣和宣扬仁、义、礼、智、信的戏目,诸如《三娘教子》《小姑贤》 等戏目深受民众喜爱,久演不衰剧目中以表现男女情爱,冲破重重阈限和束缚渴望婚姻自主,寻求真挚爱情,宣扬忠贞不二恪守姻缘的剧目更是受到民众的喜爱。诸如:《牛郎织女》《柜中缘》《王宝钏》《五典坡》《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 等剧,均是民众津津乐道百看不厌的戏目。故事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与平民大众的心理渴求相合,构成一种同形同态的审美效果。当然在传统剧目中,也有少量反映迷信、色情、渲染恐怖色彩的坏戏。
      (二)文化普及的重要渠道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鲜有读书学习的机会,是遍布城乡的戏剧舞台,在向他们灌输着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同时,也向他们普及着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和自然地理等知识,正如陈独秀在 《论戏曲》一文说的:“戏园者,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陈独秀以“三爱”笔名发表 《论戏曲》一文,见 1904年 《安徽俗话报》) 鲁迅也说过:“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汉调二黄剧目的取材,大多改编自诗书经史演义稗说,这些故事的本身,往往就是从历史事实中脱胎来的,它的取材范围从上古传说直到到明清故事,活像是一部“中国通史演义”。其戏剧情节,大多数是以中国历史故事为本事渲染而成,上至武王伐纣,下至乾隆下江南,都有演义式的形象的描绘。戏文中更是常“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地以多种形式不厌其详地叙述关于人类源、社会演进的古老传说,我们仅从剧目表中摘取一串剧名看看:《炼石补天》《女娲庙》《尝百草》《曹刿论战》《孙叔敖埋蛇》《胡笳十八拍》《借赵云》《昭君和番》《战蚩尤》《回荆州》《出五关》《进妲己》《伯牙损琴》《荆轲刺秦》《王翦灭六国》《太白醉酒》《李密投唐》《王佐断臂》《清官册》《陈桥兵变》《岳母刺字》《打严嵩》《文天祥》等等,如果把千余出剧目排列起来,不就是一部动形象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吗?大字不识的草民百姓,正是从成年累月的戏剧观赏中知道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伏羲兄妹成婚才传下人类,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轩辕黄帝制舟车、罗盘,嫘祖教人养蚕织布等远古历史传说;了解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演变历史;大致明白了皇城、塞外,北国、江南的地理概念,理解了民族的征战历史的危害与和睦相处对百姓的意义,一些不曾读书识字的普通百姓,他们日常的语言中时不时冒出一些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文绉绉的词语,这些,正是他们从一次次观戏中听来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无形中受着文化的熏陶,间接地接受了不少文化知识。
      (三) 艺术熏陶的重要平台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这种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把道白、唱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因而富有特殊的魅力。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戏曲艺术那种“虚拟的时空,严格的程式,写意的境界”实在令人陶醉。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辉。
      汉调二黄是一个成熟的戏曲剧种, 历代艺人辈辈相传并在实践中 不断发展,使其艺术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除了具备中国戏曲的基本特质以外,它与所植根的这方土地密切融合,充分汲取地方民间文化的营养,将这种具备高雅文化特质的艺术更加平民化、通俗化,使其既具有高层次的审美价值,又符合当地民众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和审美理想,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品格,成为这方土地上百姓的重要文化娱乐形式,因而也通过这个舞台,使观者得到艺术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自己的欣赏品味。
      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勾红抹绿的脸谱衬着镶金绣银的戏衣,眼花缭乱的武打配着激越的打击锣鼓,飘逸的长髯,飞舞的水袖……这一切,远不止是造成赏心悦目,勾魂摄魄的审美效应,更为重要的是,舞蹈表演的程式规范化,音乐节奏的板式韵律化,舞台美术、人物化妆造型的图案装饰化,连同剧本文学的诗词格律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和谐严谨、气韵生动、富于高度美感的文化品格。许多从未进过学堂的平民百姓,自幼观剧受到熏陶,日久天长,从地方戏曲中深得艺术的个中三昧,言谈举止也会流露出一种文化气息,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人,虽大字不识,也会在对戏曲的模仿中,改编戏文,自吟自唱,过去戏曲班社许多艺人,就是在熟记各种剧目的过程中,领悟戏曲艺术的真谛,有的成为有杰出技艺广受观众喜爱的名家。
      三、剧目整理改编与移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重视地方剧种,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的政策,对旧戏剧班社采取了一系列改造扶持措施,进而又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 新”的文艺 方针,倡导 “传统戏、新 编历史剧、 现代剧三者并举”,使处境艰难的地方剧种焕发生机,安康地区的汉调二黄剧目演出,也随之日益丰富多彩。戏剧工作者对原有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使其适合新时代观众的需要,仅安康地区十个县的剧团计整理上演传统剧目就有474本、折,其中:殷代有《大回朝》《金鸡岭》《碧游宫》《反五关》《太极图》《五岳图》《渑池关》《黄河阵》《进妲己》《女娲庙》等16 本;周代有《青龙关》《征北海》《青石岭》《四圣归天》《莲台山》《伐子都》《斩李广》 等 7本;列国有《王翦 灭六国》《文昭 关》《八义图》《桑 园会》《通天河》《弑 齐君》《刺庆 忌》《四 国伐齐》《伯牙损 琴》《荆轲 刺秦》《楚宫》《扇 坟》《大 桑园》等34 本;秦汉有《大郑宫》《困荥阳》《铁弓缘》《宇宙锋》《鸿门宴》《三打王英》《追韩信》《淮河营》《破洛阳》《苏武牧羊》《昭君和番》 等29本;三国有《三江口》《走麦城》《甘露寺》《出隆中》《失空斩》《三闯辕门》《长坂坡》《白门楼》《取长沙》《定军山》《荐诸葛》《借赵云》《献图》《取成都》《麦亭宴》《凤仪亭》《华容道》《盘貂》《击鼓骂曹》《七擒孟获》《回荆州》《捉放曹》《单刀赴会》《借箭》《借东风》《落凤坡》《截江救主》 等73 本;晋、隋、唐有 《九莲灯》《马嵬坡》《牧羊圈》《打登州》《二度梅》《瓦岗寨》《薛刚反唐》《樊梨花征西》《收罗成》《仁贵从军》《三休樊梨花》《三打平贵》《大登殿》《渔舟配》《太白醉酒》、《彩楼配》《汾河湾》《三击掌》《李密投唐》《罗通扫北》《钟馗嫁妹》《回窑》《敬德装疯》等83本;五代有 《打龙棚》《闹花园》《瓜园招亲》《送京娘》《下河东》《虎堂训子》《闹金街》等16 本宋代有 《刘金定杀四门》《乌龙院》《牧虎关》《铡包勉》《四郎探母》《打龙袍》《王佐断臂》《清官册》《陈桥兵变》《打棍出箱》《大五台》《白蛇传》《大名府》《林冲发配》《高唐州》《风波亭》《审潘洪》《文天祥》《打渔杀家》《金沙滩》《花田错》《昊天塔》《贺后骂殿》《柜中缘》《断桥》《坐楼杀惜》《穆柯寨》《天门阵》《铡判官》《打孟良》《铡美案》《辕门斩子》《琵琶词》《灭方腊》《三官堂》《太君辞朝》《狸猫换太子》《岳母刺字》《珍珠衫》等101 本;元代有 《串龙珠》《孟丽君》《窦娥冤》《芙蓉剑》等8本;明代有 《宝莲灯》《白玉簪》《四进士》《玉堂春》《九江口》《蝴蝶杯》《春秋配》《香罗帕》《法门寺》《黄天荡》《梁祝恨》《女界牌》《一捧雪》《七人贤》《二进宫》《清风亭》《火焰驹》《香莲串》《女起解》《三堂会审》《搜杯》《审头刺汤》《拾玉镯》《教子》《回娘屋》《打严嵩》等63 本;清代有 《叭蜡庙》《盗御马》 铁公鸡》《清官图》等7 本;外传有 《送银灯》《小姑贤》《借靴子》《吃糠》《白蛇传》《双下山》《拿王通》 及 《大赐福》(昆腔)、《打面缸》(曲子调)、《当皮箱》(高腔)、《钉缸》(唢呐)、《闹酒馆》(杂调)、《十八扯》(杂调)、《小放牛》(曲子调)、《烤火》(小  调)、《瞎子闹店》(曲子调)等37 本;
      同时,不断向其他地区不同的剧种学习借鉴,移植上演其优秀的传统剧目,先后移植上演了《红娘子》《三打祝家庄》《黑旋风李逵》《五女拜寿》《屈原》《将相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林冲夜奔》《牛郎织女》《游西湖》《张羽煮海》《陈妙常》《烈火扬州》《炼印》《唐知县审诰命》《十五贯》《谭记儿》《西厢记》《拉郎配》《胭脂案》《杨乃武与小白菜》《义和团》《小刀会》《假婿乘龙》《赵氏孤儿》《三篙恨》《血手印》《乔老爷上上轿》《闯王旗》《徐九经升官记》《五女拜寿》《扈三娘》《巴山秀才》《谢瑶环》《状元与乞丐》《画龙点睛》 等 122 本;这些剧目,有的是艺术家重新创作,有的是对传统优秀剧目再度精心打造,无论从主题提炼,还是戏曲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都堪称优秀之作,通过移植演出实践,汉调二黄从业人员也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艺术品位,为本剧种后来不断改编、创作新的剧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摘自《中国汉调二黄研究》第五章汉调二黄剧目戏文之第一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